首页 常识
首页 常识

敕勒歌是哪个民族(敕勒歌,告诉了我们一个特定时代的生活方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6 09:03:23    

《敕勒歌》,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北齐时,在漠南地区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以鲜卑语流行的著名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流传于后世。

她告诉世人,在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时期,游牧民族另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按照头条君的要求,豹眼还是直接上干货吧。

《敕勒歌》原文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看到《敕勒歌》,豹眼就想起张超作词作曲、凤凰传奇演唱的《最炫民族风》: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
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
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
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
弯弯的河水从天上来
流向那万紫千红一片海

。。。。。。

很美的旋律,很令人向往的地方。。。

《敕勒歌》流行的时代及地域

《敕勒歌》流行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齐。

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这个时期,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黑暗的时代,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大分裂状态。具体时间,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止于589年隋灭南朝陈。

南朝(420-589年),承自东晋,由汉族建立,传承宋、齐、梁、陈四朝,均以建康(今南京市)为都;

北朝(386-581年),情况更复杂一些,承自五胡十六国,由鲜卑族建立,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后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最后北周灭了北齐。

对于这段历史,比较有趣的是,出身于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李唐宗室,修《晋书》时奉北朝为正统,而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则奉南朝为正统。

这就说明,不管南朝、北朝,都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追踪溯源,这事还得从东汉说起。

东汉末年,朝政昏暗,社会动荡不已,中国进入了三国鼎立的时期。

西晋(265年-317年 )建立后,仅仅过了五十多年,东晋南渡,北方又处于五胡十六国分裂割据时期,史称“东晋十六国”。

386年,鲜卑族首领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

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称帝。

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

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本姓拓跋为元,因此北魏也称元魏。

北魏是北朝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接受孝静帝禅让,建立北齐

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结束。

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朝代更替的基本情况,《敕勒歌》就是产生于这个动荡时期的北齐朝代。

《敕勒歌》流行的地域

从《敕勒歌》的歌词,就可以看出这首牧歌流行的地域是在阴山脚下的敕勒川。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敕勒川的天空啊,就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蒙古包)一般,四面与大地相连,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风吹草低,原野上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这首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色彩、具有浓郁草原气息的牧歌,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

《敕勒歌》质直朴素、意韵真淳,歌词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蒙古大草原上敕勒族部落牧民彪悍豪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情境与情怀。

敕勒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史书有时也称之为"狄历"、"赤勒"、"铁勒"、"涉勒"、"高车"等。

但敕勒族部落的祖先有些复杂,究竟是匈奴、丁零、鲜卑后裔说不太清楚。

北齐时,敕勒族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他们游牧、聚居地被称为敕勒川,位于内蒙古阴山脚下的漠南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山西、内蒙古一带。

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土默川,在阴山山系的中段南部,明清时代为蒙古族土默特部居住地而得名,又称前套平原或呼和浩特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西起包头市郊区东乌不拉沟口,东至蛮汉山,北靠大青山,南濒黄河及和林格尔黄土丘陵。东西长约330公里,南北窄,西部平均宽19公里,东部宽达200多公里,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系由黄河及其支流大黑河冲积而成。

该区域野沃土肥,河流海子众多,大黑河蜿蜒贯注其中。

北魏分为东、西魏后,北齐取代东魏,其占据的敕勒川也就局限在土默川地区。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这个没有异议,不必多说了。

从今天来看,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依然是肉羊养殖基地,一直是以小群体、低水平、分散、粗放的传统养殖为主。

以此可以想象历史上的敕勒川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景象。

豹眼评语

豹眼在想,南北朝时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作为北方游牧民族部落之一的敕勒族,必定也是历经磨难,不断经受别的部落的骚扰和掠夺。同时,恐怕也会经常去骚扰、掠夺别的部落。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却流传着《敕勒歌》这么优美的牧歌,敕勒族人的心可真大哦。

这恐怕得益于粗狂、高远的大草原所赐吧。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无论社会多么混乱、残酷,生活还需要继续。既然生活需要继续,那就不必悲悲戚戚,而应该是快乐的。

那么,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还有啥理由不向往敕勒川大草原呢?去吃吃烤串、喝喝烧酒,看看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吼一声《敖包相会》,岂不是很美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