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和背景
1 历史背景
从公元前九世纪到公元前八世纪,也就是距离现在2800年左右,安定的秩序被搅乱了。
周厉王施行暴政,任用巫祝专政,禁止平民批评,使得国人(都市平民)造反,召公、周公联合起来取代周厉王,开始摄政,十四年后,周厉王去世,才把政权交给周宣王;
接着,周宣王又被姜氏之戎打败,开始搜刮民财壮丁,闹的人心惶惶,周王室在一点一点衰落;
又过了几年,镐京发生大地震,泾水、洛水、渭水枯涸,岐山崩塌,象征了西周进一步败象;
最终,周幽王被申侯率领的西部夷人,犬戎的军队杀死于骊山,西周灭亡。
第二年,太子宜臼在晋、郑、卫、秦等诸侯的拥立下即位,并把京都迁往洛邑,这是东周的开始。
东周建立时候的特点是:诸侯渐渐变得比天子强大,天子龟缩在今天的洛阳一带,靠着各诸侯国的扶持、救济和贡献,才能维持表面“天下共主”的象征意义。
于是,天下和谐整齐的秩序开始崩塌了。
2 理性的开始
与变乱的社会一起的思想世界,也处在动荡之中。
具体有三种情况和原因:
1)秩序的破坏使得过去天经地义,不言而喻的“知识”和“思想”不再拥有不言自明的权威性,重新建立思想和知识对世界的有效解释,成为一种趋势。
2) 王室的衰微使得过去独占的文化、思想和知识流入诸侯的领地,同时,诸侯国的长期稳定和富庶,可以逐渐生养一批新的文化人,这些文化人在王朝格局中的地位上下移动,使得他们的知识和思想处在变化之中。
3)知识--思想体系开始分化,周王朝的这些官失守之后,文化人的分化使得知识思想也在分化,并形成不同的思想流派。
正如《庄子.天下》说的,“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这并不是一个悲惨的结局,而是一个思想辉煌的开始。
神话时代,心灵的平静和自明的真理终结了,过去那种无需思索的真理崩溃之后,人们不得不思索;
过去那种神话时代的自信消失之后,人们不得不在理智中重建自信;
过去那些天地有序的观念倾斜之后,人们不得不在观察中重新修复宇宙的格局。
在这个思想分裂的时代,人类才真正不完全依赖幻想的神明和自在的真理,开始运用自己的理性。
于是,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代,也就是从公元前六世纪到三世纪,中国思想史进入了新的历程,作者引用了一个名字叫轴心时代,这里重新起了一个名字叫理性时代。
阅读理解:如果把前面第一编称为蒙昧时期,称为幼儿园,那时候还是跟着感觉走,那么这个阶段,就是必须要去上学了,就是理性的到来。但是这种理性,放在整个中国文化的背景上来说,只能算半理性。
二 第二编第一节:春秋战国时代的知识思想都是些什么?
1 概念
平均值不是精英的思想,是当时普遍接受的,能够理解的观念,并在这些观念支持下,人们应对外在变化的通常知识表现,
并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技术,并通过普通教育能够代代相传,不是思想的精髓,而是普通的思想土壤。
2 六艺
春秋战国时期,据说在诸侯、大夫和平民生活中有“六艺”,就是礼、乐、射、御、数、书。
礼就是礼仪,前面说了不少;
乐就是音乐,这个也很有必要,音乐的作用就是把人的感性给找出来,传说孔子有一个音乐老师,专门学过弹琴;
射就是射箭,包括弹弓,到现在就是奥运会的手枪步枪、实弹射击,算是体育运动;
御就是开车,驾驶马车,现在拿到驾照也是必要的,田忌赛马就是比赛驾驶技术;
数就是计算,就是数理化;
书就是写字、写作,其实更多的指书画,那时候字和画还没怎么细分。
阅读理解:这里面文科和武科比较均衡,文武双全,感性和理性具备。
这里面,除了实用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技术外,精神性的知识大概仍然是从商周传下来的,包括历算星占为主的天文学,龟策为主的预测学,象征为主的仪礼之学,
这些,在贵族的庙堂上影响了诸侯的观念,在平民生活中主宰了百姓的行为,下面具体说。
(一)历算之学和占星术
这类人干什么呢?
观察天象,预测解读是凶兆还是吉祥征兆,“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就是这个意思,这批人在当时算是文化人。
首先负责制作日历、颁发日历、安排闰月,因为这涉及到“礼”,是秩序的象征,安排正日、正时。
其次,负责四时之祭祀,左传中说,夏正的寅月、巳月、酉月、亥月有四种祭祀,大的祭祀,如果不按时,就会受到批评。
第三,他们要观察天象,记录云气,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都要记录,做准备,为的是验证祥瑞或者灾异。
最后,他们还要观察星辰,占验吉凶。他们对天象的观测和对人事的分析常常连在一起。
在他们的知识系统中,“天道恒常”,天道以象征的方式把人间的吉凶暗示给人们,
彗星出现和除旧布新,火星出现和人间灾难,都一一对应,这种观念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二)用龟策预言吉凶的知识
在当时,战争的胜负、迁都的利弊、人的生死、娶妻是否合适、都要占卜来预测,左传中有很多案例,就不列举了。
这些以“史”、“卜”为名的就是这类职业的文化人,尽管诸侯可以不听劝告,但是大多时候,大多场合,还是有效的,这说明这类知识的有效性,也就是说,这类知识还是被人信赖的。
左传中说,“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他们相信,宇宙就是这样产生的,而龟、筮可以用来对宇宙结构和演化进行模拟,
自然是应该信任的。
举个例子。
春秋末年,宋国伐郑,赵鞅询问巫卜是否可以出兵救郑,占卜的结果是“遇水适火”,就问史赵、史墨、史龟,
这三个人以五行关系,赵鞅的名字,姜姓的历史等等知识,借助水火的象征意味告诫赵鞅不可伐宋,只可攻齐。
另一个人叫阳虎,用周易算了一卦,也不可以伐宋,赵鞅就打消了伐宋救郑的念头。
直到很晚,仍然这样做。
直到秦汉时代,人的禁忌还是很多,常常借助占卜做决策,他们自己还无法用理性来判断前途和命运。
(三)仪式的主持和意义的解释
周王室已经失去了思想和文化的权威地位,诸侯开始各行其是,仪式也不再千篇一律,这些诸侯国的文化官员,就运用自己的知识对仪式进行解释和批评,目的有两个:维护传统、建立新秩序。
书中有两个例子,就不列举了。
很明显的是,春秋时代以来,人们不再墨守陈规,而是对古代的仪式有所损益。
随着天下秩序的变化,礼仪制度的知识也开始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仪式的象征意味和等级制度需要文化人来重新修订和解释了。
三 当时的知识思想背景
作为思想史的一般知识背景,历算和星占、龟策、仪式的操持,这些在社会上广泛应用的,由少数文人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知识谱系,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观念系统,
古人未必意识到了这种存在,但正是这种“日用而不知”的观念系统,极其强大,深深的潜藏在、潜存在人们的大脑中,充当了思想的背景,并且支撑着一切思想的合理性。
前面说过,很早以来,中国人已经形成了这种想法,宇宙是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天地人之间有一种深刻神秘的互动关系,
不仅天文学意义上的天,地理学意义上的地,生理学意义上的人,乃至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可以互相影响,而且,
天地人在精神上也是互相贯通的,在现象上互相彰显,在事实上彼此感应。
这种观念在春秋战国依然延续。
举个例子。
左传中记载,有一次下了冰雹,问,冰雹的灾难可以抵御吗?
说,古代冬至时候开始藏冰,春天就把冰搬出来,冬天藏冰在“深山穷谷”,这样就可以把阴寒之气锁闭起来,春天出冰,要举行祭祀,这样才能将阴寒之气释放出来,
藏冰时候要祭祀,出冰时候也要祭祀,
可是,
如今藏的冰,又“弃而不用”,当然会发生冰雹灾难。
可以看出,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天文知识,祭祀行为,预测技术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似乎是被连在一起的,
它们之间相互感应彼此相配,这种神秘的关系构成当时的知识背景,几乎没有人可以逃避这种背景的笼罩,
在人们心目中,这种背景是无须证明的预设和前提。
四 阴阳和五行思想
1 阴阳思想
阴阳的概念应该很早就有了。
最初和地理有关,西周金文中,阴阳指的是水的北南两面,但至少在西周,已经与天象发生了联系。
诗经中,“匪阳不晞”,毛传说,“阳,日也。”
大概很早时候,这种具体的阴阳就逐渐衍生成相当庞杂的相反相成的类名,并与前面说过的奇偶数字发生了关系。
周易中的阴阳两种符号,虽然从数字中来,但抽象出阴阳两个基本概念,说明人们已经有了二元对立的思想。
“论道经邦,燮理阴阳”这句话似乎透露,早在西周,阴阳就不只是表示山南水北的方位,而且包括了“见云不见日”和“云开而见日”的天象,包括了单双的数字,甚至包括了所有对立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总概念,
尽管这时候可能没有自觉地归纳和理智的阐述,而只是一种普遍的无意识的观念存在。
在春秋时代,阴阳观念似乎是不言而喻的真理,国语上记载三川地震,说这是天地之气的失序,人们想象中两种具有根本性质的因子,“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阴阳是天地之气,不能失去秩序。
自然现象,人得病时候,都用阴阳来诠释,宇宙的一切都会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国语中说,“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阴阳成为宇宙中的两大基本粒子。
阅读理解:到现在,思想史还没看到逻辑,都是知觉和观念,就阴阳来说,不能不说这是智慧,直觉和观念触发的智慧。
2 五行思想
一般认为五行思想出现的比较晚,梁启超和顾颉刚都研究过。从文献资料上看,尽管五行概念定型化比较晚,但五行思想一直弥漫在春秋战国时代,
跟随前面数字信仰,成为人们普遍的观念。
据说,五行最初和地理有关,来自商朝的空间观念,但是超出了五方的范围,成了一个通用的类名。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与四方、五色相配,五行与五神相配,这些说法已经有了。
作者举了左传的例子,这里就略去了。
我们可以知道,在比文献明确记载更早的时代里,已经有了五行的思想,这是很自然的事儿。
五 总结
宇宙、社会和人类的一体意识,阴阳五行思想,让人们有一种普遍认识,就是天地人之间,都有一种神秘的联系,人们在经验的基础上,把这种联系概括为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主要关系,加上一些次要关系,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各种相关部分相互感应,
感应有种种显示征兆,有不同的招取和禳除方法,
像伦理道德的善恶,巫祝史宗的祈禳都可以在这里成为关键力量。
也许在当时的人们心目中,宇宙与人类的感应和联系比现在知道的更广泛,在他们的视野中,世界是一个充满神秘联系的整体,而人在其中。
阅读理解:这就是当时人们的世界观,基本的世界观。
那个时代的人继承了商代西周的文化传统,那套象征秩序的仪式和已经成型的思想还没有崩塌的情况下,他们是这样思想的。
一般的知识和思想,只能缓慢的蔓延,中国文明突破的历史是渐进平和的,“礼崩乐坏”虽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和制度巨变,但并不是轰然、突然的坍塌,而是一点一点的瓦解,
传统的残存如此强烈,历史的象征如一块石头,变化是一点一点的风化,而不是巨变。
尽管很缓慢,很平和,但天道已变,思想也会发生变化,下一节,我们会看到这种变化。
黄瓜的成熟和可食用时间主要取决于种植的时间和方法:春季种植的黄瓜春黄瓜:一般在春季的三四月份种植,到夏季的六七月份成熟并开始采收。春黄瓜的成熟时间大约在4月至5月份。夏季种植的黄瓜夏黄瓜:有些品种可以在夏季种植,到秋季的九十月成熟。夏黄瓜的成熟时间大约在6月至7月份。秋季种植的黄瓜秋黄瓜:一般在秋季
2025-01-23 22:16:53小产权房,也称为“乡产权房”,是指 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这类房屋没有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因此不具备合法的产权证明。小产权房的产权证通常由乡政府或村颁发,而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小产权房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成的房子:这包括在“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子,通常只属于该
2025-01-23 22:13:12河北的主要农产品包括: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水稻、高粱、豆类。经济作物:棉花、油料、麻类。蔬菜:白菜、黄瓜、辣椒、油菜、菠菜、空心菜、豆角、大蒜、大葱、西红柿、土豆等。水果:苹果、梨、桃子、西瓜、甜瓜、草莓、葡萄、杏、山楂、无花果等。干果:板栗、核桃、柿子、红枣、花椒等。特种经济作物:漆树、杜
2025-01-23 22:12:23厨房中通常包含以下区域和物品:食品储藏区冰箱:用于存放各种食物,包括米面粮油等。食物柜或食品储藏箱:用于存放其他食品,如干货、零食等。厨具储藏区餐具:如碗、盘、筷子、刀叉等。杯具:如茶杯、酒杯等。烹饪小工具:如铲子、勺子、砧板等。保鲜盒:用于存放需要保鲜的食物。清洗区水槽:用于清洗食物和厨具。净水器
2025-01-23 22:10:22屏闪,也称为屏幕闪烁, 是指显示屏幕在刷新时产生的快速闪烁现象。这种闪烁肉眼难以察觉,但长时间接触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不良影响。屏闪可以分为可见屏闪和不可见屏闪。可见屏闪是指肉眼可以明显感知到的闪烁,而不可见屏闪则是指肉眼无法察觉的闪烁,但其存在仍然可能对眼睛造成危害。屏闪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包括:显示
2025-01-23 22:04:46金鱼井水:井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适合金鱼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深井水,矿物质含量更高。蒸馏水:蒸馏水不含杂质,适合金鱼的生长,但成本较高。高山雪水:硬度、酸碱度不高,适合金鱼生存,且有助于调节水温。天然水:如湖水、河水、江水等,含有较多的微生物和营养,适合金鱼生长,但需要确保无污染。雨水:含氧量充足,有
2025-01-23 21:57:14版画是一种 印刷艺术形式,它通过在木板、铜板、锌板或石膏板等刻板材料上刻画图案或图画,然后涂上油墨,再压印于纸张或其他材料上制作出作品。版画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制作多份相同的作品,适合大规模传播和流通。版画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版:艺术家在选定的材料上,如木板或铜板,使用刻刀或其他工具进行雕
2025-01-23 21:52:18油漆在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原因:防腐防锈 :油漆刷在物件表面可以有效地防腐防锈,延长物件的使用寿命。特别对于木质物件,不仅可以防腐,还能防潮和防虫咬。美观大方:油漆可以为物件提供颜色,使其显得更加美观大方。保护作用:油漆能够保护木器和金属物件,防止其受到水分、虫害等的侵害。例如,油漆可以防止木器
2025-01-23 21: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