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有一个代代相传的词语,到今天已经有2300多年的历史。这个词是“觳觫(húsù)”,指恐惧发抖、颤抖的样子。
觳觫一词,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指牛)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生长在邹国(今天山东邹城一带),而觳觫是春秋时期晋阳邑(今太原一带)的百姓日常用语。这大概是因为孟子母亲是并州人氏,耳濡目染,孟子语言文化方面肯定会受到母亲的影响。
觳觫在春秋时期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书面词语。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一文中,为了形象描绘牛因害怕被杀而恐惧颤抖的样子,就借用了词义风马牛不相及的同音词“觳觫”来表示。
据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觳”的本义是一种容量大的酒器,引申为计量单位,由此进一步引申出“尽”的意思,同时还有一个意思,指一种射具。“觫”流传至今且有据可考的意义极少,最多的用法就是与“觳”组成“觳觫”一词。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自孟子第一次写出觳觫之后,在较长一段时间的历史文献中,很难再看到这个词语。直到孟子身后的八九百年,才又在《梁书》中重现。
《梁书·王僧孺传》记载,被免官后的王僧孺在写给友人何炯的信中有“解网祝禽,下车泣罪,愍兹恚诟,怜其觳觫”之句,大意是幸亏君王大发慈悲之心,怜悯无端受辱、恐惧颤抖的人,才使自己得以保全性命。窃以为,这当是晋地方言生涩难懂,故而觳觫没能推行开来。唐代,韩愈把孟子视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其地位逐渐上升,至明清两代,《孟子》一书成为士子必读书目,觳觫一词也渐为世人熟知。
觳觫一词,最初在孟子笔下,用以形容将要受死的牛恐惧发抖的样子,而在晋地方言中,它只单纯表示“颤抖状”。一阵风刮过来,物体被吹得摇摇晃晃,就说“觳觳觫觫”;猛地受到惊吓了,就说“心觳觫煞了”;天冷身体冻得受不了,就说“冻得觳觫打战”;形容某人言行举止不稳当,就说“外人觳地觳觫的,没个人样”。
由“觳觫”延伸出的词语在山西方言中特别常见,甚至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觳撩:即洒水,用手将水泼出。有时候,也表示挑逗、撩逗,或者是自不量力的挑衅。
觳塌:指用具损坏,即将散架,但还可以凑合使用。有时候,也指抖动的速度快,如“觳塌一下,把灯拉灭了”。
觳喃:吃东西时咀嚼的样子,有时候指说话含糊不清,或者形容带有不服气、不满意的唠叨。
觳煽:用手,或者物具来扇风,引申为煽动、鼓动,多用于贬义。
觳摆、觳摇、觳颤、觳悠:都是指摇摇晃晃、左右摆动的意思。
其他如——觳绕:环绕;觳挑:挑拨离间;觳宣:怂恿;觳歇:休息;觳拉:划拉;觳撒:挥霍;觳觳翳翳:模模糊糊的记忆。
深圳租房遇到的奇葩房东描绘了张明轩林浩小雨的一段异世界冒险之旅。他身世神秘,被认为是命运的守护者。皇阿玛巧妙地刻画了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动机,小说中充满了紧张、悬疑和奇
2025-08-29 03:28:326再次睁开眼,顾诗雨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一旁,段宁川的助理见她醒来,没等她反应,迅速将顾诗雨带到了城东她母亲的墓前。望着墓碑前站着的众人,她有些疑惑,一种不详的预感慢慢
2025-08-29 03:16:13第二天早上,谢紫雨一大早就被春兰给喊起来了。今日是她们入宫的第二天,按照规矩,新入宫的嫔妃应该去坤宁宫拜见皇后。虽然如今宫中无后,但是她们还是要去两宫太后宫里露个脸的。
2025-08-29 03:04:25在谢谢xxx的笔下,苏清雅林怀书韩逸轩成为了一名被注定要与命运抗争的英雄。他面对着一个陌生而危险的世界,需要勇气和智慧来战胜邪恶势力。这部短篇言情小说融合了冒险、奇幻
2025-08-29 02:51:37洛佳琪楚天阔小马作为现代言情小说《被沪少欺负后,首长为我撑腰 》中的主人公圈粉无数,很多网友沉浸在作者“ 云上火 ”独家创作的精彩剧情中,详情为:看我这次从沪市
2025-08-29 02:38:33接下来的几天,两个人没再遇见。陆凛一如既往的忙碌。城市火灾安全教育宣传越来越受重视,火情报警不多,更多的是意外险情。什么某个人手夹在了缝隙中,某个人掉进了虚晃的下水井里
2025-08-29 02:24:40玉珠站在青林公寓1703的门口,钥匙在她指尖晃荡,发出细微的金属碰撞声。她的眼睛在昏暗的走廊灯光下黑得像两口深井,嘴角却挂着那种我熟悉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微笑。"找到你想要
2025-08-29 02:11:21全新创作小说"方雨晴,你就是个扫把星!"继母王芳的尖叫声刺破夜空,我睁开眼,熟悉的房间映入眼帘。床头的日历显示:2018年6月15日。我竟然重生了!重生到了那个改变我一生的夜晚。前
2025-08-29 01: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