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首页 常识

怎么认定贿赂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3:23:26    

认定贿赂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具体标准如下:

主体要件

贿赂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受贿罪的特殊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

主观要件

贿赂行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给予或索取财物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

客体要件

贿赂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客观要件

贿赂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给予或索取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索取贿赂须达到一定的强制程度,即索贿行为对当事人造成心理强制影响,迫使对方向其给付财物。

金额标准

涉嫌贿赂犯罪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可以认定为“特别重大贿赂犯罪”。

行贿数额三万元以上的,或者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并具有特定情形(如向三人以上行贿、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等)的,可以认定为行贿罪。

其他要素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贿赂不仅限于金钱或可以用金钱计算的财物,还包括非物质性利益,如房地产使用权、计划供应票证等。

综合以上标准,认定贿赂行为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主体、主观故意、客体侵害、客观行为及金额等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案件事实和证据,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认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