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常友科技)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品、轻量化夹芯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产品主要包括用于风电领域的风电机组罩体、风电轻量化夹芯材料制品、罩体模具,以及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等。日前,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作为一家创业板企业,常友科技的创新不得不提。
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多种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是钢铁等传统材料的重要替代材料,也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公司深耕于高分子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应用领域,致力于新材料在风电机组制造、轨道交通车辆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应用研究与推广。
其中在风电领域,公司将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于风电主机关键保护装置——机组罩体的生产。公司以高分子复合材料生产的风电机组罩体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保护装置,具有耐高温、抗腐、隔热、弹性系数高、电绝缘性好等优良特性,对风力发电机组形成良好的保护,有利于延长风力发电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发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从而降低风力发电站的整体发电成本。
公司下游不同客户在产品规格、结构、性能、用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客户的产品机型也在持续、频繁迭代。公司突破行业传统依据客户图纸生产的经营模式,成为行业内少数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链条、定制化风电机组罩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公司凭借多年的复合材料应用经验、优秀的研发设计团队和先进的工业设计系统软硬件设施,结合新兴产业前沿市场需求,创造性地进行了多项研发活动,取得了丰硕的研发成果。
例如,针对风机罩体轻量化发展趋势,公司依托在复合材料及夹芯材料应用领域的双重经验,打破传统设计思路,将夹芯结构应用于风电机组罩体和轨道交通车辆内装生产领域,很好地满足了产品轻量化需求,并提高了产品的经济性、隔音性和保温性。
公司在系统掌握行业基础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工艺创新,构建了独特的工艺技术体系,包括纤维泡沫复合成型技术、预埋件一体成型工装结构设计、碳纤维制品表层纹理修复技术、纤维制品表面刻字技术等。
在产品品类创新方面,公司已经实现了产品的系列化,能够很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例如,公司风电机组罩体类产品的型号覆盖1.8MW机型到国内领先的10MW大兆瓦机型,并且针对大型化的行业发展趋势,公司正从事11MW以上更大型号风电机组罩体的研发并已完成部分型号产品技术储备。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取得10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4项。公司于2019年、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于2020年被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协会认定为“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于2021年被常州市科学技术局评为“常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22年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于202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以市场为中心,以创新为根本
常友科技设立以来,秉持“以市场为中心,以创新为根本,立足新材料应用,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这一发展理念,依托在新材料应用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新兴产业配套需求,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完善生产基地布局、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形成产品覆盖风力发电、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多元化结构,生产基地覆盖江苏、河北、湖南、内蒙古、云南、四川、甘肃、广西、黑龙江等地并辐射全国市场的良好业务布局,打造了研发实力强、产品种类多、质量可靠性高、服务响应快的竞争优势。
公司以强大的技术团队为依托,紧跟客户需求,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结构,能够很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公司主要客户为中国中车、远景能源、运达股份、三一重能、东方电气、明阳智能等国内知名风电机组整机厂商,相关客户信誉良好,公司与之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多次被中国中车、远景能源、三一重能等业内知名主机厂商授予“最佳供应商”“年度优秀供应商”等荣誉称号。
依靠雄厚的研发实力、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快捷周到的服务品质,公司行业地位稳步提升,尤其在风电机组罩体领域,公司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就风电机组罩体类产品中占比最高的机舱罩而言,以公司2021年、2022年和2023年销售该类产品的总瓦数计算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7.63%、33.67%和23.53%。
力争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复合材料整体应用服务提供商
常友科技所处的复合材料行业,是新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全部为风电机组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是我国《“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宏观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
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材料应用创新是各行业科技创新、转型发展的重要环节。复合材料作为钢铁等传统材料的先进代用材料,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传统材料无可比拟的优越特性。但是目前复合材料被规模化应用的领域较少,主要集中在风电、化工、输水管道、电器绝缘、船艇、冷却塔、卫浴等行业。复合材料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为重点服务对象,必将随着国民经济的转型,获得快速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常友科技适时上市,募投扩产,有望更好地抓住行业发展机遇。
公司本次IPO募投项目包括:风电高性能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轻量化复合材料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研发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其中,风电高性能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拟通过新建厂房,购买生产设备,提高应用于风电领域的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能力,本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00套风电机舱罩、导流罩和年产1000台模块化机舱罩的生产能力。
轻量化复合材料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35000立方PET结构芯材和1000套列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内外饰件的生产能力。
研发中心项目拟通过在上海租赁场地,对场地进行装修布局,招聘培养研发人员,购买研发设计软件,利用上海的人才资源优势提高材料研究、产品设计、产品测试等方面的研发能力,在江苏常州成立检测中心、研发实验室,对研发成果进行验证、测试。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完善现有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招聘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增强公司的研发核心团队。
接下来,公司将以本次上市为契机,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导向,巩固主营产品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不断提升公司主营产品的市场份额,并大力拓展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加强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投入,以技术创新为发展新引擎。
公司将继续重点加强核心技术优势,不断拓展产品种类和下游应用领域,抓住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品的机遇,力争早日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复合材料整体应用服务提供商,并通过不断强化公司核心产品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研发设备,进行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丰富产品体系和产品应用领域,增加公司利润增长点;引进先进的研发设备及优秀的研发人员,保证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公司将培养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推动公司向更强、更大的战略目标迈进。
4月2日,皇派门窗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揭牌仪式暨品质守护发布会在佛山举行。会上,皇派门窗携手行业协会、门窗企业代表、国际供应链企业代表等,共同发起《守护门窗品质倡议行动》。此次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 )认证的皇派门窗检测实验中心,占地约5000平方米,超38台专用固定测试设备。
2025-04-03 21:27:00金融界4月3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国投智能提问:请问2025年能扭亏吗?是不是亏得很理直气壮?公司回答表示:有关公司 2025 年业绩情况,请以公司届时披露的定期报告或者相关公告为准。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5-04-03 11:53:00每经记者:赵李南 每经编辑:张海妮2025年4月1日,创兴资源(SH600193,股价3.01元,市值12.80亿元)发布公告称,公司在3月31日召开了董事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创兴资源董事会审议的主要内容是为子公司新增担保额度,创兴资源董事佟鑫对相关议案投出反对票。公司一名董事投反对
2025-04-02 23:11:00来源:经济观察报记者 郑淯心 “老板,方便给个地址吗?我给您寄样品。”糖酒会结束近一周,酒厂销售人员仍在向糖酒会上结识的潜在客户发送这样的消息。 按照惯例,糖酒会后酒厂都会向经销商寄送产品,希望他们在品鉴后有合作机会。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酒厂寄送的不再是酒体样品,而是核心大单品的成品。一家位于青海
2025-04-02 22:20:00汽车圈有这样一句话:“颜值就是战斗力。”一台车想要成为爆款,除了产品内核要够硬,设计也必须跟得上。要知道,这些年被设计拖后腿的好产品有不少,比如路虎发现5,明明产品力不错,就因为设计问题被网友调侃“百年大路虎,毁于发现5”,甚至影响到了整个品牌的销量。所以车型换代,在设计上一定要谨慎,尤其是以前设计
2025-04-02 20:39:00最近,美股最受关注的股票无疑是Newsmax。这家保守派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于本周一上市,首日大涨735.10%,熔断超10次,每股股价从IPO发行价10美元暴涨至83.51美元,总市值突破100亿美元。周二,该股再次大涨179.01%,股价冲至233美元,市值随之膨胀至299亿美元。这意味着自周一上市
2025-04-02 19:03:00来源:长江商报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杨蝶重庆水务(601158.SH)上市15年来,首次全年净利润不足10亿元。4月1日晚间,重庆水务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9.99亿元,同比下降3.52%;净利润7.85亿元,同比下降27.88%;扣非净利润6.21亿元,同比下降27.41%。长
2025-04-02 17:41:004月2日,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集泰股份,002909.SZ)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表示,公司生产的硅油产品主要为乙烯基硅油和甲基硅油。公司的液冷硅油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进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投放。在技术创新层面,公司依托投资1300万元的安庆合成实验室、8000吨硅油柔性化产线,以及由63位硕士
2025-04-02 1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