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大家围坐在一起闲聊时,血型常常是个热门话题。有人信誓旦旦地说:“A 型血可不好了,特别容易生病。” 还有人一脸羡慕地讲:“O 型血才是幸运儿,听说特别长寿。” 这些说法传得有板有眼,可血型真能决定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吗?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玄乎,咱们今天就好好唠唠。
血型和疾病的奇妙联系
一开始听到 “血型能决定寿命”,估计好多人都觉得这就是天方夜谭,完全不靠谱。但要是了解了 “血型类型个性化饮食” 理论,想法可能就不一样了。这个理论是美国自然疗法医学专家彼得・德达莫在《吃对你的血型》里提出来的。他说,A 型血的祖先最早是搞农耕的,所以肠道菌群更适应素食;B 型血的祖先主要从事游牧,消化素食和红肉的能力都很强;AB 型血则结合了 A、B 两种血型的优势;O 型血的祖先以狩猎为生,消化肉食的本事更大。按照他的说法,因为不同血型对特定食物的消化效率不同,消化功能也会跟着优化,肥胖、炎症这些疾病自然就会减少。
医学界经过多项研究调查,还真发现了不同血型和不同疾病的发病率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就拿 A 型血来说,2022 年 8 月,《Neurology》杂志上刊登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仔细分析了 48 项有关遗传与缺血性中风的过往研究数据,涉及 1.7 万名中风患者和 60 万健康人。结果让人惊讶,和其他血型的人相比,A 型血的人在 60 岁前患早发型中风的风险更高。想象一下,60 岁前正是很多人还在为生活打拼、享受家庭欢乐的时候,要是突然中风,对自己和家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
还有 AB 型血,也有研究表明他们容易出现健康问题。2014 年国际刊物《神经病学》上的一项研究指出,AB 型血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记忆力衰退的情况。相关研究更是显示,AB 型血的人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比其他血型高出 82%。这意味着,AB 型血的人随着年龄增长,可能要比其他人更担心记忆力下降、患上老年痴呆的问题。
B 型血的人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2015 年,《糖尿病学》上发表了法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他们分析了 8 万多名患者的数据后发现,B 型血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高达 21%。在如今糖尿病发病率逐渐上升的大环境下,B 型血的人确实得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多留个心眼。
O 型血的人也不是 “百毒不侵”。2021 年,《Gut》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整合分析了 90 万人的数据,发现 O 型血的人可能更容易得痔疮。虽说痔疮不是什么大病,但发作起来也让人坐立不安,十分难受。
O 型血真的更长寿?
既然不同血型容易患不同的疾病,那是不是意味着血型不同,寿命也不一样呢?之前有一篇文章在网上特别火,文章里说 O 型血的人更长寿,平均寿命几乎能达到 87 岁。要知道,目前全球最长寿的地区是香港,当地平均预期寿命也才 85.83 年。这 O 型血真有这么神奇吗?
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O 型血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优势。2012 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花了 20 年追踪近 9 万成人,把两项长期研究数据汇总分析后发现,和 O 型血的人相比,AB 型血的人心脏病风险会提高 23%,B 型和 A 型血的人心脏病风险则分别增加 11% 和 5%。也就是说,O 型血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相对较低。2014 年,台湾的一项涉及 34 万名健康人的研究也表明,A 型血和胃癌发病风险、死亡率的增加有关,而且非 O 型血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更高。
不过,这可不代表 O 型血的人就一定更长寿。国内学者在 1981 年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对长春 90 岁老人的 ABO 血型进行分析,发现长寿老人中 A 型血的人数增多,而 O 型血的人数减少。2001 年,国内学者又对维吾尔族长寿老人的血型展开研究,结果显示长寿老人的血型分布情况是 B 血型>AB 血型>A 血型>O 血型,O 型血的长寿老人在这项研究里是最少的。从这些研究能看出,血型和寿命之间或许存在一定关联,但寿命还受遗传基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锻炼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仅仅依据血型就判定谁更长寿。
医院抽的血都去哪儿了?
咱们去医院验血型也好,做其他检查也罢,经常得抽血。每次看着护士抽走一大管血,不少人心里就犯嘀咕:除了验血型,这些血还有啥用?最后都去哪儿了?
其实,抽血能帮我们查出好多健康信息。比如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血脂、血糖等基本指标,再和参考值一对比,医生就能判断患者有没有 “三高” 或者其他代谢疾病。还有脏器功能检查,通过查看血液中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能了解肝脏是否健康;检查酶含量和代谢物情况,还能判断血管与心脏的健康状况。
要是有不明原因出血或者准备做手术,就得做凝血功能检查,像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都得查,这样医生就能知道患者的凝血情况是否正常。生化检查也很重要,肝肾功能、心肌酶、血糖、血脂,还有钾、钠、氯、钙等项目都能通过生化检查得知,这能帮助医生诊断患者有没有常见的血液生化疾病。另外,妇科项目里的孕酮、雌二醇等也能通过抽血检查。血液流变学检查则主要查看血液粘稠度,以此判断患者血管内血流情况,辅助判断是否有三高、血栓形成等问题。
医院对于血液的处理也有严格规定。根据患者检查项目的不同,血液会被分到特定的采血管里,然后送到不同的机器进行检验。等检验结果出来后,完成检验的标本会被分类保存在特定的标本储存冰箱里。保存一段时间后,血液标本会先进行高压灭菌消毒处理,再统一装进黄色医疗垃圾袋,封好口贴上标签,写好医疗记录。最后,会有专门的人员收走,由专门处理此类垃圾的公司转运,进行标准化销毁。所以啊,网上有人质疑医院抽血是为了收集血液,这种想法完全错了。医生安排抽血,主要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病情,大家还是得积极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病
“患者左肺下叶存在磨玻璃结节,建议进一步做增强扫描,我们可同步进行AI辅助分析……”7月13日的清晨,在阿坝州黑水县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高清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患者李大爷的肺部CT影像,嘉兴市第二医院组团式帮扶专家付振华正通过5G远程影像会诊系统标注病灶位置,不到20分钟,一份精准的诊断报告就出具完
2025-07-14 12:07:007月12日正午,淄博市气温飙升至39℃。在张店华光路某老旧小区,淄博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医生护士们正经历着一场与高温的极限拉锯战。记者跟随出诊小组,亲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四楼生死营救:200斤患者的“高温枷锁”“患者意识丧失,呼吸急促,血压测不出!”下午2时40分,当急救人员冲进四楼昏暗的居
2025-07-13 14:43:00人的一生中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而说起健康睡眠,大家都知道熬夜的危害,但你肯定不知道,其实有时候比起熬夜,早起的危害可能更大!“早起毁一天”?生物钟的差异对早起的影响科学研究显示,人类的生物钟大致可分为“早起型”和“晚起型”。对于“晚起型”的人来说,早晨的头脑通常处于相对模糊的状态,此时如果强
2025-07-11 11:26:00程晖在众多人持续关注中,被网友誉为“别人家班主任”的山西朔州地理老师兰会云,带领毕业生开启了“琼岛逐梦”之旅,30天的骑行于7月10日圆满完成。兰老师被人关注,缘于2019年,他带领学生骑行上海,相继被央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深度报道,并在2020年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笔
2025-07-11 06:52:007月8日上午11时左右,四川泸县兆雅镇,一辆挂式货车与一婚车车队发生碰撞,致多辆婚车受损。一目击现场的市民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在G246兆雅段石龙村附近一路口,当时一辆货车冲入婚车车队,撞损多辆随行婚车。另一现场目击者发帖称,这一路段限时速70公里,红绿灯较多,事发时婚车正在等红绿灯,有三辆婚车被撞。
2025-07-08 19:41:00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记者郭洋)近期,已进入夏季的北半球多地遭受热浪侵袭。持续的高温天气可能引发脱水、中暑、肾损伤,加剧心血管、呼吸道等相关慢性疾病造成的健康风险。如何在热浪期间做好防护?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了一系列建议。首先,远离高温环境。尽量待在阴凉处,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外出。尽可能避免剧烈体力
2025-07-06 18:32:00【来源:闽西日报】真正的成熟不仅体现在如何与亲近的人相处也体现在如何远离错误的人~晚安~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 出品 编校:罗咪娜 赖莉蓉 审核:王尚华 黄婷 监制:张春槐 陈珍英 总监制:高营光 陈长帮 版权归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2025-07-06 00:09:00新野县气象台2025年7月5日10时28分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内,新野县所辖乡镇和街道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请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2.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3.
2025-07-05 11: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