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品读“永州八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8:56:00    

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散文具有立意深刻、描写生动、情感真挚、语言简洁的特点,其山水游记,短小精美,寓意深长,堪称经典。

唐永贞元年(805),33岁的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等领导的永贞革新,被贬为永州司马。他携67岁的老母,跋涉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永州,住在一座寺庙里。

永州地处湖南和两广的交界处,这是一个群山环抱、河流交错的偏僻蛮荒之地。

在永州生活的10年间,柳宗元在政治上遭受无情打击,生活上坎坷艰难,却磨练了坚强的意志,他不因个人的遭际而自暴自弃,反而因为有了更多机会了解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他的思想更加开阔,见解更加成熟,性格也更加坚强。

在这期间,他游览了永州的山山水水,对那些平常的景物,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用满腔的情感与悲慨去书写,为后人留下了传世游记“永州八记”。这些文字不同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的简单描写所见景物,也不同于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柳宗元笔下的景物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之处;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他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他把游记散文推向了一个登峰造极的高度,成为后世难以企及其造化的文学形式。

翻开书本,我们可以看到:在唐元和四年(809)9月的一天,柳宗元坐在永州法华寺西亭中,忽然发现过去未曾留意的西山风景奇异不凡,他带领一群人沿着冉溪,从无路可走的西山脚下,披荆斩棘,登上绝顶。纵目四望,起伏的原野、重叠的山峦、曲折的河流尽收眼底,他感到心胸无比开阔,由此写下了《始得西山宴游记》来寄托心中的无限情怀与感受。“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几天以后,他又西行到了钴鉧潭,他乐其清,赏其静,悦其行,写下了《钴鉧潭记》。8天以后,他又从钴鉧潭往西走,看到一座小丘,对其进行形象描写,情景相伴,意趣相投,从而诞生了《钴鉧潭西小丘记》。

“永州八记”中最为有名的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作者以出神入化之笔将小石潭周围的环境与小石潭本身之美向我们作了最美展示,把我们引入了一个清幽绝俗乃至凄神寒骨的所在,令人如临其境,心神向往。此后又写了后4篇,以《小石城山记》为佳。品读柳宗元的这些游记佳作,我们犹如身临其境,览山光于眼前,闻水声于耳际,白云舒缓,飞鸟回旋,游鱼往来,如诗如画。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看似作者闲暇之时自娱自乐于山水,实则深藏作者的身世之感,蕴含着一股磊落不平之气。这些作品是思想内容与完美形式巧妙有机结合的散文名作。

品读“永州八记”,我深有感悟:人在逆境中要不断地沉淀升华自己,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人要和自然和谐相处,要在红尘喧嚣中与自然对话,山水之间,能够治愈、唤醒困境中的我们。“永州八记”是开启探索自然之钥匙,每个人都应该保持一方心灵的“永州山水”,由此而升华我们的精神维度。


并州新闻 白如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