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4月18日,在邢台市宁晋县换马店镇北楼下村的麦田里,麦秆挺拔、麦苗碧绿,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小麦生长进入拔节和抽穗的关键期。
智能巡检无人机正在进行苗情监测。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摄
广袤田野间没有了农民忙碌奔波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喷灌设施均匀喷洒的水雾、智能监测设备闪烁的指示灯。
“基地现在正灌溉呢,在手机上设置好设备运行时间,就不用人盯着了。”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副研究员崔永增一边操作手机一边介绍,这里是河北省农科院打造的无人化智慧农场示范基地,基地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设施、机械等进行全程自动控制,实现了作物耕、种、管、收全环节无人化,让种田变得更轻松、更高效。
在智能灌溉系统的运作下,农田节水成效显著。“过去大水漫灌,浪费水还效率低,现在通过手机APP设定灌溉时间和水量,不仅节水超30%,还能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按需供水’。”崔永增说。
自动化喷灌设施正在作业。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摄
在崔永增看来,科技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此,智慧农场采用的精准播种技术,使作物播种整齐度误差从20厘米缩小至2厘米,出苗整齐度达到98%以上,小麦产量提升5%,每亩种植管理成本降低150元左右。
“与大水漫灌相比,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节省人力,还能节水30%以上。”崔永增说,智慧农场的核心在于科技的深度融合。
走进智慧农场智能控制中心,一面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土壤温湿度、风速风向、光照强度等数据实时跳动,宛如农田的“数字脉搏”。
“这些数据来自田间25个土壤墒情测试仪和小型气象站,它们组成了麦田的‘千里眼’。”崔永增介绍,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全面掌握农田 “健康状况”,并根据数据制定精准的灌溉、施肥、植保方案,过去靠经验种田,如今靠数据管理,科技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科学、精准。
麦田里的土壤墒情测试仪。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摄
宁晋县是河北省第一产粮大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90万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90万吨以上。近年来,该县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全力推进农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我们在北楼下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和大曹庄农场,部署了智能监测设备、智能农机、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设备,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农业监测网络。” 宁晋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马立强介绍,通过多光谱遥感以及气象、土壤墒情、病虫草情监测网点,实现了对农田的全时段、全方位监测,推动农业生产从 “经验主导” 迈向 “数据驱动”。
工作人员通过手机查看智慧农场作物生长情况。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摄
宁晋县的实践,是河北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一个标杆。近年来,河北省加快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在石家庄市栾城区,智慧温室大棚内,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实时反馈到控制终端,自动调节系统精准控制通风、遮阳、灌溉设备,为蔬菜生长创造最优环境;在邯郸市永年区,植保无人机编队按照设定航线穿梭于麦田上空,高效完成农药喷洒作业,大大提升了病虫害防治效率;在张家口市张北县,智慧牧场通过安装智能项圈、电子耳标等设备,实现对牲畜生长、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让畜牧养殖更加科学高效。
“智慧农业通过对农业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了农业资源消耗,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武彦荣表示。
宁晋县智慧农场控制中心。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摄
从田间到牧场,从温室到果园,智慧农业的“触角”不断延伸,为河北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河北省将打造100个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展示、创新、应用示范区,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智能化应用率达到100%。
科技兴农,方兴未艾。在科技的赋能下,河北的农田正变得更加 “聪明”,农业生产更加高效,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燕赵大地上徐徐展开。
中新网香港7月17日电 香港青年大专学生协会17日表示,该协会日前主办“百万青年看祖国——河北行”交流团活动。来自香港多所中学和大专院校的学生深入河北省多地,亲身体验燕赵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7月5日,香港青年大专学生协会主办的“百万青年看祖国——河北行”交流团一行在正定古城合影。(主办方供图)
2025-07-21 17:17:00七月的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云南八方农业牛油果种植基地生机盎然。2000余亩牛油果树枝头硕果累累,再过两个月,这些“绿色黄金”就将批量上市。据介绍,今年该基地牛油果产量与产值预计较去年将实现翻倍。天赐沃土:复刻“世界牛油果之都”的生长密码云南八方农业牛油果种植基地地处云南怒江干热河谷流域,年平均气温
2025-07-16 12:21:00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日,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97亿元,支持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等7省(自治区、直辖市)受灾地区积极应对洪涝、台风等灾害影响,开展农业生产救灾相关工作。重点对农作物改种补种、灾损农业设施修复、农田疏渠排涝等救灾措施给予适当补助,
2025-07-12 19:29:00各地经济发展的鲜活实践,展现了多元产业的蓬勃活力,呈现了不同领域在产业培育、模式创新与价值转化上的积极探索。■土地里的经济密码夏日的田野不仅生长作物,更孕育着特色经济的活力。新疆戈壁的枸杞凭借对盐碱地的适应性,在荒漠中开辟出产业赛道,既创造农产品价值,更通过改良土壤形成长期生态经济价值。西藏青稞种植
2025-07-11 08:43:00【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本网讯7月7日,第三届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推进行动系列活动在甘肃省张掖市举办。本次推进行动以“走进国家级制种基地 宣贯品种保护新条例”为主题,旨在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原始创新,净化种业市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通过专家解读、研讨交流、专题培训、现场咨询、田间观摩等
2025-07-08 11:19:00文案/设计:石兰内容来源:经济日报
2025-07-05 07:04:00【来源:大众日报】在潍坊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与传统田园交相辉映,一场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从单一产业向多元融合发展的农业生产蝶变正在上演。在双杨(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智慧农业示范园的千亩现代化连栋温室里,物联网技术让种地变得更“智慧”。传感器实时监测着土壤的酸碱度、湿度以及空气中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
2025-07-02 16:19:00石家庄首次推出出入境暑期晚间延时服务周二延至20时 暑期办证正当时6月17日18时35分,太阳西斜,忙了一天的人们大都下班了,此时,石家庄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智慧大厅里工作还在继续。石家庄市民刘女士拉着刚放学的儿子小宇,匆匆进了门。“听朋友说今天晚上能办业务,一下班就赶紧带着孩子过来了。”刘女士说,暑
2025-06-30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