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湖北已具备打造外国人入境旅游首站城市的条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9:01:00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4月25日,2025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表示,湖北已经具备打造外国人入境旅游首站城市的市场基础和现实条件。

据悉,2024年湖北接待入境游客278.7万人次。“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是以游客到达为前提的。”戴斌进一步阐释,湖北高铁4小时通达全国80%的主要城市,武汉天河机场运营210条航线,其中国际和地区航线达到20条,湖北在全国省级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排名分别为第七位、第六位,武汉是湖北省旅游发展的龙头和枢纽,在中国旅游研究院连续18年分季度监测的游客满意度报告中,武汉的游客满意度不断攀升,连续6年稳居“满意区间”,“湖北区位优势强、游客满意度高,具有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市场优势。”

戴斌也关注到湖北的“赏花经济”,他介绍,中国旅游研究院此前发布了“全国赏花经济指数”,湖北在赏花经济排行榜中处于前列位置,可以说是“独占花魁”。

此外,湖北也是南方滑雪的经典体验地,拥有文化特色鲜明的武汉、宜昌、襄阳、孝感、恩施、十堰等城市,武汉的江汉路、花园道,宜昌的二马路,孝感的九街十八巷,恩施的小吃街等深受游客喜爱。“这些历经时光打磨的文化空间和旅游场景,兼具了烟火气、文化味和科技感,充分满足了广大游客多样性、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戴斌说。

“没有文化的旅游只是一场意义悬置的旅行,有了文化引领,旅游才能走到更远的远方。”戴斌指出,当代旅游者在行程中既要欣赏美丽的风景,领略自然之美,也要体验美好生活,领悟文化之美。

湖北历史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内涵丰富,长江三峡、太极武当、白云黄鹤、神农秘境、“洪湖水、浪打浪”等文旅品牌深入人心,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知名度。全省共有世界遗产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更拥有一流的教育与科研资源,“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湖北既能够看到深厚的文化遗产,也能够看见生生不息的未来。”戴斌说。

据统计,2024年,湖北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270亿元,比上年增长9.9%,高出全国平均增速3.9个百分点。

“可以说,湖北的文化资源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戴斌评价,湖北拥有世界级的文化资源禀赋,具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正在全国旅游发展中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

对于湖北文旅的进一步发展,他建议,要重点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依托沿线旅游景区、度假区、城市、街区和古镇,联合重庆等上下游省市,率先建成长江三峡、两坝一峡、长江中游等长江国家文化旅游线路的湖北精华段;要面向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大产品研发和项目建设力度,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集团和上市公司,形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市场主体支撑;要依托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建设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暖”的旅游项目。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