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东湖评论:以法治利剑为网络空间“除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7:55:00    

近日,中央网信办正式启动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剑指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顽疾,以雷霆之势直击行业沉疴。

当“卖惨人设”成为流量密码,当“换脸P图”化作吸睛利器……部分创作者为博眼球,不惜虚构“助农悲情戏”收割同情,编造“成功人士逆袭”贩卖焦虑,甚至以低俗擦边内容、争议话题挑战道德底线。此类乱象背后是“流量即财富”的黑色闭环,一出出“荒诞剧”的“上演”,代价是沉重的,公众善意被恶意消费,社会信任被虚假信息侵蚀,网络空间被不良价值污染,整个行业渐渐迈入“精神沙漠化”危机。

然而,恶意营销的乱象之下,仍有清流涌动。那些记录非遗技艺的匠心之作、展现美好生活的奋斗故事、普及科学知识的硬核内容,虽无刻意炒作,却也能引发千万点赞。如:李子柒的“田园生活”视频,以诗意的劳作场景展现传统技艺之美;乡村教师张桂梅的纪实短片,用真实故事传递教书育人温度;AI动态长卷《清明上河图》海外传播覆盖196国,相关话题登上推特热搜TOP3。真正的好内容从不需要“卖惨式营销”,正能量才是短视频最持久的生命力。

短视频作为时代产物,其商业价值毋庸置疑。但要让商业回归健康本源,需构建“法律为纲、技术为翼”的治理体系。法律是规范短视频行业发展的有力武器,专项行动已明确将虚假摆拍、恶意引流等纳入严打范围,对违规平台与账号“零容忍”。要进一步细化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恶意营销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加大执法力度。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强化内容审核,精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还要汇聚平台、用户、媒体等多元力量,构建协同机制。平台应优化算法推送方向及举报通道;用户需提升综合素养,对低俗内容主动说“不”;媒体则应强化行业监督与研究,倡导健康网络生态。

清朗专项行动既是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民利益的必要之举,更是数字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当“流量至上”的迷雾散去,当“内容为王”的价值回归,短视频终将褪去浮躁,成为记录时代、传递温暖的“数字镜子”。让我们以清朗行动为契机,既做网络空间的“宣传员”,更当文明新风的“播种机”,共同守护清朗健康的软环境。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梦芹(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满春街道 )

责编:袁莉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