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台州男子15米高空坠落,奇迹生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4:26:00    

台州男子张先生(化名)

从15米高处坠落

全身多发性伤,危在旦夕

幸运的是,经全力抢救

目前,张先生生命体征稳定

后续将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

张先生今年38岁,是椒江人。3月初,他在家附近的工厂高空作业时,不慎从15米高处坠落,当场意识不清。好心人发现后,立即呼叫120将他送到了台州市立医院。

入院时,张先生处于休克状态,全身多处出血,生命岌岌可危。“我们在第一时间启动了严重创伤急救流程,与之相关的科室医生早在患者到达医院前,就已经在急诊严阵以待。”该院急救中心主治医师赵长海说,紧急接诊后,医生发现患者有多处损伤——创伤性胸主夹层动脉瘤、创伤性纵隔血肿、心包积液、创伤性气胸、肺挫伤、创伤性胸腔积液等,骨盆、耻骨、髋臼、肱骨大结节、股骨等近乎全身各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骨折,情况危急,需要马上抢救。

赵长海告诉记者,对于这类严重创伤病人,早期快速评估及稳定生命体征是一大难点。除此以外,创伤性胸主夹层动脉瘤的发作,也是摆在医生和患者面前的一道危险难关。

“发生创伤性胸主夹层动脉瘤后,通常只有10%~15%的伤者可以在抵达医院时存活,但即使平安抵达医院,病死率也相当高,24小时内为55%。”赵长海说。

随后,医生团队紧急开展手术治疗,为张先生修复胸主动脉的创伤部分,加入支架重建正常结构。

这场手术,是张先生经历的第一个难关,也是最凶险的一道关。在25天的治疗过程中,他先后经过7次手术的考验,全身上下进行了“大修复”。

好在闯过重重关卡后,张先生的病情也慢慢有所好转。“刚入院时,他全身无法动弹,通过治疗,目前上肢已经恢复活动,也能自主进食,正常交流沟通。”赵长海说,这一点一滴的进步,让医护人员和张先生家人备受鼓舞。

不过,度过危险期的他

还面临着进一步手术和康复等一系列问题

虽然前路漫漫

但在张先生看来

身体康复、回归正常生活不是梦

希望就在远方

赵长海告诉记者,像张先生这样出现严重多发伤的患者,目前医院每个月会接诊20多例,与其类似凶险的情况,每个月也有两三例。

为什么张先生从15米高处坠落还能生还?赵长海分析,除了抢救及时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张先生在下坠时冲力较小。加上当时,地面上有个彩钢瓦棚子作为缓冲,减弱了下坠的力度,坠落时臀部和大腿先触地,这才减小了更多致命性的伤害。

“对于此类事故,我们一定要做好预警,高空作业时应当遵守相关规范,佩戴安全帽,绑好安全帽,穿好防滑鞋。”赵长海说,大家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相关事故,千万不要随意移动伤者,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然后送至就近的创伤中心进行救治。

作者:王怡

来源: 台州晚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