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专访APEC秘书处前执行主任:亚太地区要建立更深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对抗单边主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1:23:00    

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深刻变化的当下,中国和东盟正在重点探讨如何建设中国—东盟共同市场。

“去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来研究融合不同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建立中国—东盟共同市场对东盟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也让东盟国家去思考在推动东盟内部一体化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够不够。”4月27日,APEC秘书处前执行主任、马来西亚双威大学副校监Rebecca Fatima STA Maria在第三届中国—东盟经济关系研讨会上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

有专家曾解释称,中国—东盟共同市场是超越传统自贸协定框架的构想,此框架覆盖的内容有别于刚刚结束谈判的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本,是更高水平的经济一体化安排。

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那么下一步,中国和东盟将如何推动建立共同市场?Rebecca认为,首先,对于东盟国家而言,有必要努力整合东盟的贸易和投资环境,比如减少贸易壁垒,东盟国家也需要思考如何增强自身经济的一体化。其次,可以看到,东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货物贸易,但贸易并不只有货物贸易,还有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将会成为下一阶段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重点。

研讨会上,专家们还重点讨论了美国加征“对等关税”所带来的影响。Rebecca多次强调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和东盟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

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美国单边主义的政策下,东盟乃至亚洲其他国家都应该寻求深化自己的经济一体化,比如运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规则。东盟应该联合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建立起更为深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并深化区域经贸合作,“这样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强大,来应对单边主义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Rebecca Fatima STA Maria。资料图

深化区域经贸合作应对单边主义

《21世纪》:美国滥施所谓的“对等关税”下,全球贸易格局是否会形成新的趋势?

Rebecca:世界各国的贸易和投资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紧密,我们很难确切判断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马来西亚为例,去年大约11%的货物销往美国,另外89%的货物销往其他国家。

当然,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对马来西亚的市场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在美国单边主义主导的政策下,东盟乃至亚洲其他国家都应该寻求深化我们自己的经济一体化,比如运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规则。东盟应该联合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建立起更为深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和深化区域经贸合作,这样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强大来应对单边主义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中国在APEC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21世纪》:在地缘政治等因素的扰动下,区域合作有怎样的重要性?您如何看待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发挥的作用?2026年中国将第三次担任APEC东道主,中国在APEC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领域?

Rebecca:跟东盟和RCEP不同,APEC是一个自发性且不具有太多约束力的组织,它能组织不同国家就核心议题进行讨论。必须承认的是,中国在APEC当中一直发挥着极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过去,APEC也曾历经一些极具挑战性的时期,比如俄乌冲突,我们在处理相关问题上陷入了困难。事实上,我们一直专注于处理经济问题,争取在各种噪音中取得贸易进展。因此,对于APEC峰会来说,我们始终专注于经济话题,经济合作和能力建设话题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中国将在2026年担任APEC的东道国,相信届时中国能够与APEC成员国继续进行建设性的对话,中国有能力让大家坐在一起商讨,倾听对方的意见。我相信中国一定能够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支持中小企业实现中国和东盟共同发展

《21世纪》: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涵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提升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您认为这与APEC所倡导的目标有哪些契合点?

Rebecca:目前来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非常及时。2015年,中国和东盟达成升级协议,形成自贸区2.0版,协议于2019年全面实施。从那时起,亚洲地区的经贸合作领域已经逐步发生变化,比如3.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中国和东盟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拓展互利合作。

APEC有21个国家,其中包括6个东盟国家。所以APEC成员国之间也可以就绿色经济协议、数字经济协议进行合作,这对于APEC成员国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发展机会,在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阴影下也凸显出重要性。比如,APEC国家围绕着跨境电商领域进行合作,这将会造福东盟的中小企业。为平衡区域发展,中国和东盟还要关注促进东盟本地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它们的竞争力,以此改善东盟地区供应链的独立性,提升它们在全球中的竞争力。

中国和东盟之间订立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包括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等。处于如此动荡的环境,这些协定能够确保推动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发展。面对世界正在发生的动荡,我们要确保亚洲区域贸易能够顺利进行,各国都要携手促进区域间的贸易便利化。我们要和中国共同努力,也相信各国有足够的意愿进行合作。

《21世纪》:今年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总额达1.7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占中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到16.6%。接下来中国和东盟将从哪些方面加强合作?

Rebecca:这些数字非常令人鼓舞。中国市场拥有超大的市场规模,而随着东盟的中产阶级扩大,区域市场也在扩张。所以,我对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非常乐观,我们可以继续努力,增强双方之间的贸易。

另外,我们还要意识到,中国对美贸易受到阻碍,那么中国要如何管理额外的产能,这也是中国和东盟之间保持合作的重要原因。当前,各国应该弥合分歧,给予更多措施去支持作为它们经济“血脉”的中小企业,从而使中国和东盟合作实现共赢。

发展服务贸易是下一个目标

《21世纪》: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合作上的进一步深化,这对于实现APEC的长期目标,即建立起亚太自由贸易区起到怎样的作用?

Rebecca:APEC围绕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大量工作,我相信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将会成为亚太自由贸易区未来的基石。建立起亚太自由贸易区是亚太地区的共同目标,虽然APEC没有太多约束力,但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区域协议,来形成一项新的协议,这是可以做到的,这也是我们目前在研究的内容。

去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来研究融合不同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我们还要学习如何弥合分歧,这些都是我们要进行的实践。建立共同市场对东盟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也可以让它们去思考是否在推动东盟内部一体化的过程中做出了足够的努力。

《21世纪》:随着中国和东盟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双方正在探讨如何进行中国—东盟共同市场建设,以及保持双方市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性。这对于中国和东盟的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

Rebecca:我认为中国—东盟共同市场的讨论非常有趣。中国是单一的大市场,而东盟由10个市场组成,若加上东帝汶,我们将成为11个市场。我们有必要努力整合东盟的贸易和投资环境,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减少贸易壁垒,东盟国家也需要思考如何增强自身经济的一体化。

可以看到,东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货物贸易,但贸易并不只有货物贸易,还有服务贸易,相信服务贸易将会成为下一阶段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重点。

东盟应该摆脱过去关于贸易的叙事模式,未来不仅要讨论产品,还要专注于服务,比如云服务、金融服务、保险等等。在服务贸易方面,东盟地区仍然有改进的空间,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够。

广东和东盟可聚焦数字、绿色经济发展

《21世纪》:听说这是您第一次来广东,对于广东您有何印象?东盟为广东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拉动广东进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双方在哪些领域上有深化合作的空间?

Rebecca: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深圳,我对这里的印象非常深刻。这里的基础设施具有很强的连通性,社区绿化也做得非常好,这些都是东盟可以借鉴的。深圳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多新的发展机会,数字经济和电动汽车等都是广东和东盟可以寻求合作的领域。特别是电动汽车,电动车在东南亚还是不多见,但在中国完全不一样,看看这里路上有多少电动汽车,这让我们看到中国对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