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梁淑芳)4月15日,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新疆站活动正式启动。
据悉,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旨在全面汇聚全区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力量,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宣传周期间,新疆各地将结合地方实际,贯彻落实“体重管理年”活动工作要求,围绕科学控制体重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开展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诊疗等内容,广泛开展癌症防治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形成防癌抗癌合力,增强全民科学防癌意识。同时,自治区将积极推进防癌宣传下基层、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等,充分运用海报、短视频、漫画、科普文章等形式载体,通过用户触达率高的各类互联网及手机端等传播平台,加大宣传投放力度,提升宣传效果。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永刚说,作为自治区癌症中心,他们将联合全疆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义诊、科普讲座、早癌筛查、健康咨询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推动癌症防治知识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千家万户。
继续阅读
三级诊疗网覆盖全疆 5G技术助力“大病不出疆”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梁淑芳
今年,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联合自治区癌症中心等机构同步部署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普及防癌知识,推动早筛早诊早治。全面建设“防—筛—诊—治—康”全链条肿瘤防治体系,通过三大攻坚工程、分级诊疗革新与数字化赋能,力促肿瘤5年生存率提升。
4月15日,记者就市民关切问题,采访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修燕、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吴青峻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赵兵等进行权威解答。
破题基层短板:千县工程+5G会诊破解“向上挤”
“针对肿瘤患者扎堆上级医院现象,新疆打出组合拳。”刘骥说,自治区通过做强基层诊疗能力、优化分级诊疗体系、创新远程医疗模式三方面重点破解“向上挤”现象。
在基层诊疗中,全面实施“千县工程”肿瘤专科能力提升计划,3年内实现县级医院肿瘤标准化诊疗全覆盖。通过“师带徒”方式,为县域培养肿瘤专科医师,使县域内肿瘤就诊率提升。
在分级诊疗方面,建立“省—市—县”三级肿瘤诊疗协作网,制定多个癌种转诊标准。推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上级医院预留30%号源优先保障转诊患者。
在远程医疗中,开展“5G+肿瘤多学科会诊”,专家团队在线指导治疗方案,使更多的患者实现“检查在当地,治疗不出省”。下一步,自治区将重点推进肿瘤诊疗“同质化”工程,让患者无论在哪里都能获得规范的诊疗服务。
攻坚三大工程:早筛率与生存率双提升
在采访中,修燕介绍,自治区癌症中心启动三年攻坚行动,将重点推进“三大工程”建设,通过区域能力提升工程、早筛早诊攻坚工程、智慧医疗建设工程,力争提升新疆肿瘤5年生存率。
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治区—地州—县市”三级肿瘤防治网络,提升肿瘤规范化诊疗能力,以提升区域肿瘤防治能力为核心,力争实现重点癌种早诊率及五年生存率大幅提升,县域医院肿瘤规范化诊疗达标率100%。
在做好组织性筛查的同时,稳步推进机会性筛查,重点针对区域高发癌种。还创新“流动筛查+AI辅助诊断”模式,三年内筛查覆盖率明显提升。
自治区癌症中心还要建设肿瘤大数据平台,推动14个地州(市)诊疗数据互联互通;引进AI辅助诊断系统,提升诊疗效率;通过5G技术,连接国家级、省级专家资源,确保疑难病例快速获得精准诊疗方案;推动肿瘤防治数字化转型,助力实现“大病不出疆”目标,惠及全疆各族群众。
依托5G和互联网医疗技术:
使偏远地区患者同样获得优质诊疗服务
“偏远地区患者看病不易。”赵兵说,为保障偏远地区肿瘤患者获得优质诊疗服务,他们通过建立新疆三级肿瘤防治体系,组织省级肿瘤专科医院与偏远地区医疗机构建立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手术示教和远程会诊。当前,他们已与巴楚、疏勒等地多家医院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解肿瘤患者之困。
依托5G和互联网医疗技术,构建“省—市—县”三级远程会诊网络,开展线上多学科会诊(MDT)、影像诊断和病理分析。近三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远程平台累计为偏远地区提供肿瘤诊疗服务超5000例。
此外,完善分级诊疗体系,通过培训基层医生、制定标准化诊疗路径,提升基层医院肿瘤初诊能力。还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对疑难重症患者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精准转诊”。
地州医疗普惠:博士团下乡+科普进牧区
吴青峻说,在肿瘤早筛早诊方面,自治区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结合地域特点,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优化筛查质量,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新疆力量。
一直以来,深入实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上消化道癌筛查及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项目,逐步扩大免费或优惠筛查的受益人群,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的红利。
同时,创新筛查模式,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推出个性化体检套餐,并试点应用“AI辅助诊断+远程会诊”技术,显著提升筛查效率和精准度,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
在提升筛查质量方面,建立覆盖全流程的标准化质控体系,确保筛查操作规范、数据真实可靠;完善随访机制,对筛查发现的高危人群实施动态追踪管理,确保及时干预和治疗。通过规范化培训、专家下沉指导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早诊早治水平;推行高危人群精准筛查策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全链条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减少漏诊和延误,基本构建闭环管理体系。
为促进科研成果的科普转化,近几年,自治区还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举办知识竞赛、展览,将科研成果以大众易懂、有趣的方式呈现,增强公众参与感。同时,依托专业机构打造科普教育基地,展示科研成果。利用医院等场所宣传成果应用,定期组织公众参观学习。
2024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立的博士科普团,深入全疆多地,开展了20余场线下科普讲座和义诊,让防癌抗癌知识惠及更多群众。
紧盯突出问题,推动系统性整治河南:集中排查317起问题案件、重点案件日前,河南省检察院召开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专项督察(下称“专项督察”)工作推进会,该院14个责任部门以及4个市级检察院围绕以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为主线、一体抓实“三个管理”开展交流研讨。自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专项督察工作以来,河南省检
2025-07-20 15:25:00“患者左肺下叶存在磨玻璃结节,建议进一步做增强扫描,我们可同步进行AI辅助分析……”7月13日的清晨,在阿坝州黑水县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高清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患者李大爷的肺部CT影像,嘉兴市第二医院组团式帮扶专家付振华正通过5G远程影像会诊系统标注病灶位置,不到20分钟,一份精准的诊断报告就出具完
2025-07-14 12:07:007月12日正午,淄博市气温飙升至39℃。在张店华光路某老旧小区,淄博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医生护士们正经历着一场与高温的极限拉锯战。记者跟随出诊小组,亲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四楼生死营救:200斤患者的“高温枷锁”“患者意识丧失,呼吸急促,血压测不出!”下午2时40分,当急救人员冲进四楼昏暗的居
2025-07-13 14:43:00随着夏季高温与蚊媒传染病活跃期叠加,呼吸道疾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明确指出,中医药在呼吸道疾病防治中具有独特优势。在此背景下,好医生药业集团旗下明星产品——医奇®抗之峰®穿黄清热胶囊凭借其显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成为基层医疗机构和
2025-07-10 15:49:00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记者郭洋)近期,已进入夏季的北半球多地遭受热浪侵袭。持续的高温天气可能引发脱水、中暑、肾损伤,加剧心血管、呼吸道等相关慢性疾病造成的健康风险。如何在热浪期间做好防护?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了一系列建议。首先,远离高温环境。尽量待在阴凉处,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外出。尽可能避免剧烈体力
2025-07-06 18:32:00近日,勒流街道以抓实党务工作者培训为着力点,探索学员参与度高、教学针对性强、成效反馈快的“小班制”教学模式,开设党务规范化“小班制”培训超20场,覆盖来自村居、“两新”、机关等领域党组织,推动培训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务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党务规范化水平。勒流街道党建
2025-07-01 20:27:00走进城东区林家崖街道办事处蓝天社区的“石榴籽家园小广场”,火红的石榴籽雕塑映入眼帘,雕塑旁边镌刻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里是组织大家聚会的好场所,现在社区民族团结氛围浓厚得很。”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富祥告诉记者,越来越好的社区环境,越抱越紧的“石榴籽”。近年来,林家崖街道蓝天
2025-06-30 10:22:00近日,我国多地高温天气突出。6月以来,华北平原一带的高温天气持续发展,多地开启暴晒模式,局地最高气温达40℃以上,部分地区监测地表温度高达70℃。近期北方高温为何这么猛?多地“热得早、热得长,还热得极端”是错觉吗?这是光照加热+暖气团输送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大陆暖高压脊的影响,华北、东北等地天气晴朗
2025-06-27 15: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