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文件部署了哪些科技金融政策举措?如何促进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在2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四部门有关负责人详细解答了相关问题。
为科技创新需求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支持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应对外部风险挑战都需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对金融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技部副部长邱勇介绍,文件从科技创新需求侧出发,聚焦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需求,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市场等7个方面内容提出了15项政策举措,强化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支持,是实现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的一项基础性、引领性制度安排。
信贷是大部分科技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要提升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已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再贷款利率由1.75%下调至1.5%,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研发创新和设备更新提供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贷款支持。
围绕发挥科技保险的减震器和稳定器作用,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说,金融监管总局已实施重大技术攻关保险保障机制试点,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在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共保体机制,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供风险分担方案。
在精准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方面,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说,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
加力释放政策“组合红利”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前期各部门围绕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此次七部门联合发文,对这些政策进一步作出具体部署,推动政策迭代升级、落实落地。
郭武平在发布会上介绍了金融监管总局四项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18个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份,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近期将批复第三批600亿元试点规模,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延长贷款期限、提升贷款占比,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解决知识产权登记、评估、处置等方面的难题……
15项政策举措既注重存量政策的迭代升级,也注重增量政策的创新供给。
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是一项支持科技发展的创新性举措。“‘科技板’将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通过担保增信、直接投资等方式,同时也加强与地方政府、市场增信机构合作,共同分担债券投资人的违约损失风险,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朱鹤新说。
严伯进介绍,证监会将持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继续发挥好创新试点相关制度的功能,支持优质的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把这些增量政策纳入支持范畴,进一步强化政策组合的衔接互补、落实落地和整体效能,有利于充分释放既有的政策红利。”邱勇说。
“攥指成拳”形成推进合力
发展科技金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同发力。此次文件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强化科技部门和金融部门协同、中央和地方联动。
其中包括,建立多部门参与的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开展区域创新实践以及“股债贷保投”多种金融工具的综合运用等。在投入方式上,强调从“财政思维”转向“金融思维”,发挥财税政策对金融投资的引导激励作用。
在推动区域科技金融创新实践方面,朱鹤新介绍,将着力推动北京、上海等13个重点地区优化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保障国际和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同时,加强地区间的联动交流,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和典型模式的复制推广。
“创新积分制”作为一种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企业精准配置。邱勇说,截至去年底,科技部依托“创新积分制”,共向21家全国性银行和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推荐了7万多家符合条件的企业。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创新积分评价与地方政府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政策的联动实施。
“我们正在联合科技部等研究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优化科技保险服务体系,更好发挥保险业风险补偿、风险减量、资金杠杆以及链接互通的功能作用。”郭武平说,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产品体系和专业能力建设。
(来源:新华网)
7月7日,由省人社厅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的“全省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培训班”在长沙举行。来自全省190名来自各市县区人社、财政条线的创业担保贷款专干参加培训。在省、市就业服务中心具体指导下,湘潭农商银行高效开展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加强创贷政策宣导、强化政银合作联动、加快业务审批时效,不断推动支持就业、创业政策
2025-07-09 20:21:00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浙江绿色金融发展成果显著,今年一季度,全省绿色贷款余额达到4.26万亿元,全国占比约10%,近三年年均增长39.7%,为全国金融信用环境最佳区域之一。这是记者日前在湖州召开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上了解到的情况。当前,绿色金融正成为世界各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2025-07-09 10:44:00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金融工作人民性的集中体现,更是维护金融安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银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深度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探索实践“党建+金融+消保+社区”融合发展新路径。时值今年中国共产党
2025-07-01 17:43:00最近汽车圈迎来大动作:多家车企集体将应付账款周期缩短至60天。要知道此前不少企业拖欠供应商货款长达170多天,甚至超过200天。这场从“拖拖拉拉”到“爽快结账”的转变,背后藏着产业链资金管理的深层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指出,这不仅是企业响应政策的被动调整,更是重构产业链商业文明的关键一步。
2025-07-01 11:01:002025年6月29日,蓝海银行迎来开业八周年。经过八年的探索与突破,蓝海银行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路径。稳健合规之路笃定前行:主要监管指标连续六年达标并持续优化,主体信用评级连续多年维持AA+级;普惠金融之路持续发力:深耕数字金融,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捷度,服务有效客户数突破2400
2025-06-30 11:22:00【V观财报|长川科技:上半年净利润预增67.54%-95.46%】长川科技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亿元-4.2亿元,同比增长67.54%至95.46%。业绩变动主要由于集成电路行业增长迅速,客户需求旺盛,公司高端测试设备产品获得行业认可,销售订单显著增长,销售收入
2025-06-25 19:39:00从重庆到广东,再到江苏,“国补”暂停或限流情况的频繁出现,引起消费者的担忧:以旧换新“国补”要停了吗?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6月20日回应称:“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没有变化。”——————————“以旧换新‘国补’将持续,中央资金将分批下达。”毫无疑问,这则从有关部委传来的最新消息,给
2025-06-24 10:17:00近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研讨会暨《陕西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5)》发布会在西安举办。《陕西科技创新发展报告》由省社科院、省科技厅、省科协和西咸新区管委会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是陕西首部科技创新蓝皮书。《陕西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5)》执行主编、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吴刚介绍,该
2025-06-23 1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