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当孩子揉着眼睛说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时,总有人热心地给家长“支招”,比如“先别给孩子配眼镜,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平时不用戴眼镜,上课戴着就行”“等孩子长大做手术解决,现在不用管”……这些听起来头头是道的建议,其实藏着不少坑。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些谣言的真面目,别让错误观念影响孩子的视力健康。
谣言一:孩子太早戴近视镜会加深度数
真相:不戴眼镜才会加重近视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视物不清后,抱着“能拖就拖”的心态,生怕过早给孩子戴眼镜会让近视“一发不可收拾”。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当孩子眯着眼睛、歪着头努力看清黑板上的字时,就像让肌肉一直紧绷着干活,睫状肌过度疲劳会加速近视发展。
一般情况下,近视高于100度的儿童就需要佩戴眼镜进行屈光矫正了。如果孩子已经频繁揉眼、凑近看东西,哪怕只有50度,家长也不要犹豫。及时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能帮助孩子看东西更加清楚,缓解视疲劳,延缓近视的发展。
谣言二:戴近视镜久了,眼睛会变形
真相:眼睛变形与近视度数有关,而非戴眼镜
有人觉得,近视镜戴久了,眼睛会变形,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近视患者眼睛变形,主要是因为随着近视度数的不断增高,眼轴逐渐变长。特别是高度近视的人群,眼球突出的现象更加明显,但这和戴眼镜没有直接关系。如果孩子觉得戴框架眼镜不太方便,或者觉得眼镜遮住了眼睛,可以考虑使用角膜塑形镜、离焦软镜等角膜接触镜,尤其是对于有近视控制需求的孩子来说。
谣言三:不学习时可以不戴近视镜
真相:建议持续佩戴,特殊情况除外
有人认为,孩子不学习的时候不用戴近视镜,这种观点并不正确。戴近视镜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能够视物更清晰,因为只有看得清楚,眼睛的调节才能处于最放松的状态。即便孩子的近视度数不高,也建议持续佩戴眼镜。一方面,持续佩戴眼镜能够让眼睛的屈光和调节状态保持稳定,防止因看不清而加重眼睛疲劳,进而加重近视。另一方面,现在不少孩子佩戴的是具有防控近视作用的功能镜片,每天至少需要佩戴10至12小时,才能达到理想的近视防控效果。当然,在进行篮球、足球等剧烈的体育运动时,出于安全考虑,孩子在不戴眼镜也能看清的前提下,可以暂时摘掉眼镜。
谣言四:近视没关系
长大做手术就能摘镜
真相:手术≠治愈近视,风险仍需警惕
“近视没关系,长大做手术摘掉眼镜就行”的想法也是不对的。虽然激光手术能够帮助患者摆脱眼镜束缚,但它并不能消除因高度近视引发的眼底病变等致盲性眼病风险,也无法从根本上治愈近视。而且,儿童青少年时期近视度数还处于不断进展的状态,并不适合做近视手术。如果在儿童青少年时期不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近视很可能发展成高度近视,从而大大增加多种眼病的发生风险,到那时,问题就远不止通过手术摘掉眼镜这么简单了。
谣言五:散瞳会伤眼睛
真相:散瞳是安全的
有的家长担心,散瞳验光会伤害孩子的眼睛。实际上,对于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而言,如果要进行较为准确的医学验光检查,散瞳是必要的步骤。由于儿童的眼睛调节能力较强,使用睫状肌麻痹剂能够使睫状肌充分放松,同时散大瞳孔,让眼睛处于调节放松的状态,这样得到的验光结果才更加准确。
在散瞳验光时,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睫状肌麻痹药物。一般情况下,快速散瞳验光的恢复时间大概为6至7小时,中效散瞳验光的恢复时间为3天左右,慢速散瞳验光的恢复时间为3周左右。散瞳后,孩子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怕光、看近处模糊的情况,这虽然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但并不会对眼睛造成实质性损害,家长无须过度担心。
儿童青少年一定要重视近视预防,日常生活中注意减少电子屏幕的使用时间,每天保证充足的日间户外活动时长,同时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的情况。一旦发现近视,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控制近视进展,比如使用角膜塑形镜、近视离焦镜,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等。只有正确认识近视,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视力健康。
来源:学生健康报
文: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刘雯、主任医师 李莉
策划:张灿灿
编辑:穆薪宇 杨真宇
校对:李诗尧
审核: 秦明睿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中学教师:孩子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就从手机上寻找这种陪伴。因为手机上有很多社交平台,可以满足孩子这方面的一个需求。家长:大部分家长因为现在需要工作,所以没有人陪同孩子的时候家里有这个手机陪着他,他就会沉迷这块儿,我觉得这个是占很大的原因。学生:我有的时候控制不住我自己,就想用手机玩很多。
2025-05-25 20:32:00【来源:健康报】当孩子揉着眼睛说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时,总有人热心地给家长“支招”,比如“先别给孩子配眼镜,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平时不用戴眼镜,上课戴着就行”“等孩子长大做手术解决,现在不用管”……这些听起来头头是道的建议,其实藏着不少坑。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些谣言的真面目,别让错误观念影响孩子的视
2025-05-25 09:38:005月22日,最高法发布五起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聚焦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落地落细。这次的典型案例,在未成年保护方面,反映出司法理念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更好地推动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机制的改革?如何真正实现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
2025-05-23 07:07:00黄燕燕,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从教25年间,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自参加工作以来, 她始终坚守爱岗敬业的准则,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勇于进取甘于奉献,工作中扎实肯干,任劳任怨;发挥争先创优精神,多次获得上级表彰。她热爱学生,教书人,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曾先后荣获高新区“优秀教师”
2025-05-20 16:19:005月19日,记者从“寻子张涛妈妈”罗朝丽处获悉,在江西南昌警方的帮助下,她成功找到失散25年的儿子张涛涛。罗朝丽告诉记者,2000年12月29日下午6时左右,她4岁的儿子张涛涛在贵阳市东山仙人洞路口失踪。此后,她多方寻子,但一直杳无音讯。4月21日,在“棉花糖爸爸”陈生梨和女儿的认亲现场,罗朝丽也曾
2025-05-19 13:24:00距离2025年广东高考还有20余天时间关于高三作息安排的讨论再度成为焦点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深圳市教育局:应落实双休制度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蒙莹就“高三学生双休日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问题接受采访。她表示,该问题折射出毕业班家长群体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家长要先将育人观念转变过来。蒙莹指出,
2025-05-18 15:19:00潮新闻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一则关于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WTT世界乒联主席、中国乒协原主席刘国梁的不实信息在互联网传播,误导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公安网安部门查明,网民杜某川、汤某在网上恶意传播相关谣言,造成谣言大量传播扩散,影响恶劣。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杜某川、汤某等2人处以行政
2025-05-17 15:52:00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丁云 康斌)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构建家校社联动的心理防护网络,5月6日,襄阳市第三十六中学邀请200余名家长代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专家、及《心理有秘密》电影主创团队,通过主题观影、专家对话、教育研讨等创新形式,共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2025-05-09 1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