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道截图。
4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古迹遗址日。古迹遗址不仅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还是沧桑变迁的历史见证。福州三坊七巷保存着159处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8日,三坊七巷亮相央视CCTV-13国际古迹遗址日特别报道。
沈葆桢故居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经过4年多的修缮,去年对外开放。整座古厝坐北朝南,由3条轴线组成,每条轴线上都展现了不同时期福州传统古民居显著的建筑特点。经过修缮和活化,如今这座古厝以博物馆的形式与大家见面。
“眼下这个季节,正好是福州古厝最美的时候。在我的身边有一棵正在开花的百年流苏树。整个福州一共有3棵这样的百年流苏树,其中一棵正好在沈葆桢故居内。可以看到这些洁白的花朵层层簇簇,如云似雪,这些花朵和古厝的白墙黛瓦、飞檐翘角相互交织,吸引了非常多的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总台记者彭雨佳向大家介绍。
火红的木棉花与三坊七巷的白墙黛瓦相映成趣。
不光是流苏花,这个季节还有火红的木棉花、明艳灵动的黄花风铃木,和传统古建筑交织成画,充满了春日的浪漫和诗意。这个季节福州古厝向大家发出最美邀请函。
焕发生机的不仅有福州厝,还有福州戏。在古厝里上演着国家级非遗、拥有400多年历史的闽剧。目前,游客可以在沈葆桢故居花厅里赏花、品茶,有时甚至可以听戏,静静感受福州古厝这份独特的宁静。
这些年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持续探索古建筑的修缮和活化利用,到目前为止,已经修缮了300多处古建筑。为了让游客更加了解福州古厝,这些年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还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让这片千年坊巷拥有了“智慧对话”模式。在三坊七巷标志性景点,游客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通过实景VR视频和真人语音解说了解古厝的历史文化,还可以通过实景互动的方式,了解三坊七巷的历史小故事。
彭雨佳说,这次来到三坊七巷,有了一些新发现:不少游客来到这里不再只是到此一游,而是想要把这份独特的文化记忆打包带走。以景点IP为灵感衍生出的特色文创产品现在已经成为了三坊七巷的新顶流,非常多的游客甚至排队抢购。这些凝结着文化密码的潮玩周边,成为了拉动文旅经济新的增长点。
“五一”假期马上到了,三坊七巷将推出一系列特色市集和沉浸式的互动展演,欢迎全国的朋友一起来打卡这份属于福州古厝的浪漫。(记者 管澍/文 林双伟/摄)
来源:福州晚报
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韩顺兆 图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高强“终于结束这一个月忙碌的牛马生活了。过了今天,明天出海钓鱼。”长海县广鹿岛海岸山居民宿的经营者李喜全在8月31日的朋友圈中如负重释地写道。这也是海岛民宿经营者的共同心声。伴随着9月1日开学季的到来,海岛游的喧闹渐渐平息下来,而海钓游渐渐兴起
2025-09-01 08:35:00“快乐平安马代行”微信公号近期接连发生中国游客在马尔代夫不幸溺亡案件,令人痛心。驻马尔代夫使馆郑重提醒赴马中国游客珍爱生命,安全至上。敬畏自然和异国特殊水域环境,始终将人身安全放在首位,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年龄的涉水活动。务必心存敬畏。马地处印度洋,海域风浪大、洋流强劲,且常伴有不易察觉的暗流,对
2025-08-25 00:00:00吃“水鸭母”和龙眼,到防空洞里休闲充电这份“处暑指南”请收好23日,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节气。记者采访气象、民俗等专家,为市民梳理了一份福州“处暑指南”。福州龙眼上市。处暑时节习俗多福州谚语有“处暑一过脸觑厝”。“夏天天气炎热,有钱人会到鼓岭等地避暑。到了处暑时节,避暑的人们脸就朝
2025-08-24 09:42:00“酒杯楼”前聚集了五湖四海的游客。昆明的烟火气让游客流连忘返。最美环湖路边的移动咖啡车提供地道的云南咖啡。游客吹着滇池的风放松休闲。昆明凉爽的气候极具吸引力。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展览吸引众多游客。菌子是外地游客必吃的美食。黄公东街成为热门打卡地。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赵伟/图 记者许朴琼/文)近日
2025-08-19 08:38:00【风物郑州】——见山见水见城郭系列报道 第四篇章:郑之地城东旧事——有关祭城的记忆祭城,是属于郑州人的独家记忆。当面对这个读音,有人读“ji”城,有人通晓古文,或读“zhai”城,而当你随意且亲切地读出“zha”城的时候,郑州人会和你相视一笑——你是懂郑州的。在如今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郑东新区,有一
2025-08-13 08:41:00当消费升级的浪潮席卷街巷,历史肌理与现代活力交织碰撞,旅游休闲街区正以其独特魅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以游客的个性化、品质化需求牵引旅游服务持续完善,以多元供给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近日,河北日报记者深入我省3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感受其强劲的发展脉动。一街一巷里,火热人潮、创新业态、多元场
2025-08-10 18:05:00来源:新华社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近日走进吉林省,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让记者们印象深刻。记者来到地处长白山东麓、海兰江畔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村,盎然生机映入眼帘。过去不知名的小村庄,如今随着当地利用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规划盘活闲置资产,打造一系列农文旅结合的项目。“长白山下朝鲜族美丽村庄
2025-07-19 22:33:00从分秒必争的生死救援,到刀刃向内的改革攻坚;从打破封锁的自主创新,到逆风而行的扩大开放……“十四五”征程上,中国如何一次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答案,就蕴藏在不断提升的治理效能之中。今年初,西藏定日发生6.8级地震。很多人没预料到救援力量会以如此迅猛的速度抵达:灾后30分钟:核心区域抢险救援启动
2025-07-16 2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