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长沙县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再深化:让改革所向与人民所盼更好契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7:14:00    

“违停占道的现象不见了,街面秩序井然,日常还有执法队员帮我们查隐患、解难题,日子越过越好。”近日,家住长沙县星沙街道金茂路社区的李至远感慨。

秩序更好、城市更美、生活更舒心——这些变化背后,是长沙县以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回应民生期盼的生动实践。

向改革要合力:让执法事项“接得住”“管得好”

近日,黄花镇东塘村村民张慧方(化名)家门口被倾倒了一车建筑垃圾。

情急之下,张慧方拨通了县行政执法局的投诉电话。不到半个小时,执法队员赶到现场,联动多部门通过天网监控锁定跨区域违法车辆并全链条处置。

办事知道找谁了,办事效率更快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长沙县城市管理、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30个领域3099项执法事项归口一门,全面破除城乡管理涉及部门较多、监管责任不明、执法效率不高等问题。

与此同时,为更好回应群众期盼,让执法事项接得住,更能管得好,县行政执法局主动向改革要合力,创新推出“1+2+3模式”:构建1个体系,“18个镇街执法队+1个直属执法队+1个应急执法队”的体系确保执法力量全域覆盖;用好2个抓手,党建共建和联动考评推动“镇街吹哨,执法报到”;出台3项机制,行刑衔接、统筹调度和协作配合机制全面厘清各部门职责边界。

改革后,长沙县重复监管、多头执法、互相推诿等现象全面杜绝,真正实现了从“九龙治水”向“一龙管水”的嬗变。

向实践要答案:让民生诉求“听得清”“办得妥”

“群众关心什么,改革就聚焦什么。”对长沙县而言,想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这个“老话题”永葆生机活力,就得不断向人民交考卷,向实践要答案。

成立之初,县行政执法局依托调度指挥中心,构建“24·30”全天候执法圈(24小时接诉,30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置),在全县形成了一张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网络。

几年时间过去,群众对“24·30”全天候执法圈的信任度越来越高,但投诉数量和重复投诉工单也在逐年上升。

基于此情况,该局推出“三色”预警处置机制,根据颜色区分不同工单的实际情况,确定牵头负责人及时厘清重复投诉原因。今年来,该局收到的重复投诉工单数量同比减少70%。

此外,执法队员深入一线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作出回应——无人机+AI技术、电子围栏等非现场执法手段减少对企业打扰;柔性执法十条举措、“721工作法”让执法更有温度;综合执法宣讲团、“预约式”普法服务让普法更接地气……群众建议转化为一项项惠民实践,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真正改进群众心里。

向创新要效益:让企业发展“行得稳”“走得远”

今年2月,县行政执法局指导湖南华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完成信用修复,助其顺利通过重点客户供应链审核,成功斩获百万元生产订单。

一直以来,县行政执法局时刻牢记“市场主体也是人民主体”这一理念,积极回应企业诉求,不断创新帮扶模式,助力辖区企业行稳致远。

2024年,该局推出执法检查事前通知、分期(延期)缴纳罚款等举措,编制《“综合查一次”行政执法业务指南》,制发《行政合规建议书》,打造70余个“助企示范组”,组建“18+18+18”联企服务团,帮扶重点企业110家。

今年年初,县行政执法局再度创新,推出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四有模式”,要求执法队员检查时做到入企有依据、进企有扫码、结果有反馈、企业有评价,确保行政执法于法有据、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精准高效。

效果好不好,企业会“用脚投票”,市场会“用数据说话”。截至2024年12月,长沙县、长沙经开区经营主体总数新增7764户。2025年1月7日,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发布《2024中国城市创新发展评估报告》,长沙县获评为2024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县(市)。

长沙县将始终以群众需求为改革坐标,持续深化综合执法改革效能,在护航人民美好生活、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书写新时代改革为民的壮阔答卷。(周顺利 王箫 林正茂 刘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