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1元水酒17年不涨价 她用心“酿”出诚信芬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8:12:00    

原标题:1元水酒17年不涨价 她用心“酿”出诚信芬芳

洪观新闻记者 刘冕

“老板,上一碗水酒。”

“来了!一元一碗,你先坐下慢慢尝。”

清晨的大士院老街尚未苏醒,王细英的水酒店铺已经飘出糯米蒸熟的香气。这家“细英水酒店”位于东湖区大士院住宅三区附近,不到20平方米的店铺里,常年充斥着独属于老城区的“烟火气”。因坚持手工自酿且17年来从未涨价,这家店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一元钱水酒店”。

“口碑都是靠老顾客传出来的”

走进这家“一元钱水酒店”,记者看到,四张木桌旁摆着长凳,几名顾客正在等待品尝水酒,桌上还摆着几盘凉拌菜。

“我们祖辈是宜春市万载县的,老一辈人家家户户都会做水酒,我有五兄妹,我是最小的。”今年64岁的店铺老板王细英一边给客人打酒,一边和记者闲聊。“这个店是我母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营的,现在手艺传到我手上,就由我来守着了。”

每天清晨,王细英都会和丈夫从青云谱区跨区来到东湖区大士院经营这间小小的水酒店,从上午9时一直守到晚上,只为让附近居民和外地游客都能品尝到南昌的“老味道”。

“我通常只卖两种酒:米酒原浆和加水后的‘水酒’。这种水酒初尝有甜醇米香,下肚后温润回甘,因此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我们的口碑都是靠老顾客传出来的。”王细英告诉记者,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有七八位老人来小店里喝水酒,熟悉的老顾客还有店里的钥匙,如果王细英有事外出,老熟客们就自己开门喝酒,还会顺带帮着卖酒。

康斌是南昌本地人,他不仅自己经常光顾这里,还会带外地朋友前来尝鲜。“只要走进这个店,就会想起很多往事,以前父亲带着年幼的我来这里吃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希望像这样的手艺能一直传承下来,以后我也可以和我的孩子去分享这种时代的变迁。”康斌告诉记者。

“不能让价格成为怀念老味道的阻碍”

在小店内的墙壁上,记者发现了一张微微发黄的纸,纸上写着“水酒1元1碗”。

“17年来一直是这个价,也算是我们店里的一个特色了。”王细英笑着说。

从父母手中接过这家店铺后,王细英始终坚持手工酿酒,因为是发酵酒,需要随时控制出酒的时间、温度,所以王细英夫妻二人常常凌晨两三点钟就要起床。

“做水酒也是个力气活,需要抬缸、蒸饭。”谈起做酒的过程,王细英侃侃而谈,“我们一直坚持纯手工用柞篓柞酒,还要对冷透的饭进行清洗,虽然工艺简单,但是酒的变化难以掌握,米和水用多少量、怎么做都是凭经验。”

几年前,网络上火出圈的“一元钱一碗水酒”让王细英的小店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流量”。但王细英并没有因为这所谓的“流量”而忘记自己做水酒的初心,一直坚持以“品质第一、绝不涨价”的理念经营着小店。

“多做一点,辛苦一点没什么,不能让价格成为街坊邻居们怀念手工老味道的阻碍。”为此,王细英始终坚持实实在在地做生意,用勤劳的双手操劳着家庭的幸福,用淳朴、真挚的心演绎着“人间有信”。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在老顾客们的口口相传中,王细英的小店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南昌人,还吸引了不少慕名来打卡的年轻人。

“老板,我看到了网上的视频便赶来尝一尝。”邱伶俐是一个喜欢独自旅游的广州女孩,第一次来南昌的她,根据网上的推荐来到了王细英的水酒店。王细英热情地招呼她坐下,确定女孩能喝酒后,动作麻利地走进房间打开缸盖,用勺子倒了一碗酒端到桌上。“好喝,酸酸甜甜的。”邱伶俐夸赞。

“没喝过的不要贪多,先尝一尝。”每每遇到不熟悉的客人,王细英总是这样笑着对顾客说。

作为网红打卡地,东湖区大士院街区人气越来越旺,每天都会有不少人来到王细英的水酒店。趁着客人品尝水酒的空档,王细英都会热情地和他们闲聊。因为担心顾客身体状况,所以来店里的顾客,王细英都会先确定他们会不会喝酒,劝他们少喝,尝一尝、感受一下即可。

王细英的经营理念与众不同,坚持不涨价,选择性卖酒。这些看似“反商业”做法的背后,是对良心经营的坚守。“赚钱要凭良心,我妈妈一直是这样教导我们的。”王细英说。

几十年过去了,早就过了退休年龄的王细英还在坚持经营这家水酒店,纯粹是因为周围居民都喝习惯了,她自己也很享受这种与大家喝喝水酒、聊聊天的日子。

尽管年岁渐长,体力大不如前,王细英夫妇依然守着小店。谁来接过这碗酒?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她。她的孩子忙于自己的事业,未能接手店铺,但她表示:“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来源:南昌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