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10时,我国程控交换技术专家、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南京邮电大学陈锡生教授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这位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中国通信教育与科研的学者,书写了科教报国的动人篇章。
科教报国:
从三尺讲台到程控先驱
陈锡生1934年生于江苏无锡,1956年从原南京电信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自此扎根南邮,将一生奉献给南邮教育事业和我国程控交换技术。他亲历了中国通信从人工交换到数字程控的跨越式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正是我国通信网迈向程控化的年代。陈锡生主导研制出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CKJ128门程控用户交换机(1986年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80年代中期,大中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制列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陈锡生负责的“程控交换机环境模拟器”项目突破外企封锁,获得原邮电部“七五”攻关项目一等奖。
陈锡生参加“七五”攻关项目相关会议
其间,他作为核心专家参与引进S1240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并率先把数字程控交换技术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内容,编写了多种教材和专著,为S1240系统的国产化和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
90年代以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取得群体突破,这是通信网内国产机逐渐走向主导地位,通信设备制造业开始走向世界的重大里程碑。陈锡生深度参与中兴公司的ZXJ系列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制和总体设计,中兴人感慨:没有陈老师,就没有中兴的今天,这份恩情,中兴人永远都铭记在心!
匠心筑基:
一部教材铸就行业基石
陈锡生教授长期从事电话交换技术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程控交换技术》《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编写并出版包括“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现代电信交换》在内的十余本教材,曾获得原邮电部优秀教材特等奖、一等奖和原机电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作为我国程控交换技术领域开展前瞻性研究的专家,他的交换技术、七号信令等系列教材引领了我国交换技术从纵横制到数字到程控几代的递推(递进)发展。他的科研成果对华为、中兴在交换技术上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贡献,更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尤其是陈锡生主编的《程控交换原理》一书出版后,迅速成为开设有相关专业高校的教材,也成为当时科研工作者、相关单位的通信技术人员探索程控交换技术的必读书籍。该书被全国邮电、电力、交通部门列为技术经典,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公开表示:华为早期自主研发交换机的知识,全部源自陈锡生教授的这本教科书。
陈锡生翻阅《程控交换原理》
陈锡生教授兼任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委员、网络与交换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兴通讯技术》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入选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编纂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卷2》。
家国担当:
从为国育才到参政为民
在教育传承上,陈锡生教授培养了20余名硕士研究生,其中殷一民等成为中兴通讯等企业领军人物。他曾多次获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教师,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南京邮电学院程控交换研究方向历届研究生学术讨论会合影(左六为陈锡生教授)
陈锡生教授不仅是科学家、教育家,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他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江苏省委第六、七、八届副主任委员,农工党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他积极参政议政,曾提出或参与提出议案和建议80余件,以技术视角推动通信政策制定和通信领域改革。
这位九旬学者用一生践行着“科教兴国”的理想,其主编的教材影响了几代通信人。斯人已逝,但他留下的知识火种与治学精神,将永远在南邮校园、在中国通信领域薪火相传。
来源:南京邮电大学
喜讯7月12日在中国石化成立42周年之际中石化南化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项目传来捷报——20万吨/年苯胺流化床反应器成功吊装当天14:57,该项目核心设备苯胺流化床反应器开始起吊,经过吊装团队一个多小时的密切配合和努力,于16:38精准落位。项目管理团队以该关键节点的顺利完成,为中国石化成立42周年庆
2025-07-14 11:34:00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哥伦比亚卡利7月12日电(记者李子健)哥伦比亚贸易投资旅游局副局长尼古拉斯·梅希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市场是哥伦比亚“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加强与中国合作为哥伦比亚打开机遇之窗。梅希亚当天在哥伦比亚第三大城市卡利举行的一场大型商务洽谈会上表示,要抓住与中国合作机遇
2025-07-13 17:13:00日前,2025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发布,两家厦企CEO入围,分别是特宝生物的孙黎、美图公司的吴泽源,区域总部设于厦门的安踏体育的CEO赖世贤也榜上有名。 该榜单参考上市公司市值、区间股价涨跌幅、净利润及增长率、ROE等基础财务指标与股东回报指标,挑选出综合得分排名前50的上市公司CEO。本届榜
2025-07-13 11:50:00今天(12日),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标志着我国天然铀生产取得突破,将有力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自主可控。“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天然铀生产基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具有绿色、经济、
2025-07-12 13:39:00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茂名7月9日电 (梁盛 梁晶晶)记者9日从广东茂名高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时下正值龙眼果实膨大期,部分产区的早熟龙眼开始“抢鲜”上市。 据了解,作为世界储良龙眼的发源地和中国金牌龙眼之乡,高州龙眼种植历史已有2000多年,主要品种有储良龙眼和石硖龙眼。目前,该市龙眼种植面积超3
2025-07-10 14:37:00本文转自【新华社】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记者戴小河、王悦阳)中国华能10日宣布,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省福清市下线,单机功率17兆瓦,标志着我国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本次下线的中国华能—东方电气17兆瓦直驱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为262米,风轮
2025-07-10 11:45:00青海日报融媒体7月9日讯(通讯员 董媛媛)7月2日,由省委统战部、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指导,省新联会协同多家单位主办的2025中国(青海)首届便携式电子琴教与学会议暨社区艺术展演活动在西宁举行。来自青海、陕西、甘肃等地200余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含电子琴专家、艺术教育从业者等)参加。活动70%参与者
2025-07-09 17:45:00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通信方法和相关装置”的专利,公开号CN120281442A,申请日期为2024年01月。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配置多个CRU,
2025-07-09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