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头等大事,从2022年起,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连续三年突破千万。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222万人,预计今后十年高校毕业生总量还会持续增长。
4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从问题导向出发,全链条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那么,《意见》有何亮点?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有哪些具体可感的“大礼包”?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各地有着怎样的探索?我们来重点聚焦↓↓↓
问题导向
全链条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首先来了解一下,此次发布的《意见》有什么样的亮点?重点解决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本次《意见》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就是人才供需适配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现象:明明那么多人找工作,用工单位却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
某科技企业负责人 朱欣岳:我们是做人工智能芯片,整个全国教育体系对于集成电路半导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来看还是相对基础和通识的。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直接上手,这一部分人才还是比较欠缺的。
针对类似现象,国家要干什么?一句话,优化培养供给体系。
首先,建设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对人才发展趋势和供需状况进行科学研判,未来还会定期发布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今后,高校无论是调减还是增加招生计划,将更加有的放矢。
第二步,要实行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社会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就招。招了以后,要按照国家、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培养,比如提到“专项招生计划”“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
《意见》明确,全链条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支持帮助毕业生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那么,除了优化培养供给体系,还有哪些服务呢?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副司长 吴爱华:从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这6个方面是高校的人才培养供给体系、指导服务体系、求职招聘体系、困难群体帮扶体系、监测评价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希望通过3到5年持续不断努力,加快构建起能够覆盖到所有的高校学生,保障有力的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奠定制度基础。
促进人才培养
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通过记者的介绍,不难看出,此次《意见》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把人才的培养端与社会的需求端紧密结合,解决人才与社会需求适配度不足的难题。具体从优化培养供给体系、强化就业指导体系、健全求职招聘体系、完善帮扶援助体系、创新监测评价体系和巩固支持保障体系,6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谋划了一套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那么,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有哪些具体可感的“大礼包”呢?我们也梳理了一下。
第一类大礼包是“强基赋能”
比如打造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的课程、教材;推动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至少开展1次就业实习等。
第二类大礼包是“搭台拓岗”
比如,建设一批区域性、行业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等等。
第三类是大礼包“科学公平”
比如优化规范招聘安排,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的招聘时间,以及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时间,都要为毕业生在校期间求职预留时间。各类招聘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设置与岗位需求无关的限制性条件等。
第四类是大礼包“兜底保障”
比如,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范围,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帮扶对象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等等。
优化规范招聘安排和秩序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副司长 吴爱华: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岗位涉及证书资格的考试、准入资格的考试。文件提出,持续优化招聘的时间和顺序,把相关证书的考证和单位的招聘尽可能往前赶,这样给学生求职留出更多的时间。如果前面的考试不理想,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到市场寻找岗位。
另外一方面,确保就业市场的公平公正,这是保护我们学生就业权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于就业市场上出现的歧视,我们正在会同人社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相关部门进行查处,在就业过程当中不能出现恶意违背学生利益的行为。我们要求高校开展的招聘会不能出现相关的条件,对所有的学生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我们也希望用人单位能够理性看待学生的能力,最好是人岗适配来选择毕业生,不要一味卷学历,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更好的就业机会。
调整学科和专业
培养社会和产业急需人才
此次发布的《意见》,可以说是打出了一套全链条的政策组合拳,让就业工作不再是毕业季的冲刺跑,而是成为贯穿学生培养全周期的接力赛。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引导学校更好地设置学科专业。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高校已经在进行相应的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基础,根据就业状况,来调整学科和专业的设置。
今年一开年,以Deepseek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也引发教育界的思考。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快速推进,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最新发展需求的人才?在浙江,整个教育资源的布局调整都在随需求而变,近3年的专业调整率达到了25%。
浙江省教育厅党组书记 厅长 陈春雷:围绕浙江省“先进制造业产业群”和“创新体系”来加大专业的调整,比如生均拨款的调整。不同的专业实行差异化的拨款机制。如果这个专业跟浙江省整个需求产业越吻合,我们的支持力度也会倾斜。现在学校必须有这个意识,培养端和需求端是否有效衔接,作为评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吉林省,2023年出台了《深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改革 服务吉林特色现代化产业创新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2024年,新增了20个与吉林省新质生产力需求紧密相关的本科专业,撤销了88个用人需求低、与产业衔接不紧密的本科专业。
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 刘学军: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建立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需求数据库,定期向高校发布重点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完善学科专业退出机制,裁撤一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低质错位专业,提高人才预测预警的科学性。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布局,一些高校也在行动。海南大学立足海南自贸港的定位和产业布局,优化调整热带农林学院等院系设置,新增“国际法”“生物育种科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9个特色专业,把学院办到产业园区、专业设在产业链上。
在清华大学,为满足动画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美术学院紧跟行业技术需求,主动将动画和摄影专业进行整合升级,融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探索形成新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将于2025年开始招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马文甲:近年来,动画电影和真人实拍电影之间已无明确的分割,学生正是面对一个应用需求、多元融合交叉的就业环境,在原有动画与摄影专业同学们的课程内容中,也融入具有跨学科跨媒介的工作能力培养环节,还安排学生有组织地深入相关企业交流实训。从而在不断变动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具备相关的综合创新能力与岗位的适配能力。
“招培就”联动
多所高校设置“特色班”
在此次《意见》当中,特别提到了完善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鼓励“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制定专项招生计划”、支持“校企联合培养重大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人才培养打造全链式发展新路径。
目前,在很多高校都设有人才培养“特色班”。它们的培养模式是什么样的呢?一起来了解↓↓↓
杨凡是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毕业季,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奔波在招聘市场,因为,他早就被企业提前“预定”了,而这得益于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定向培养班。
上海某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医疗器械部总监 岳鹏:采取定点培养的方式,我们会利用3到4个月时间安排专业检测工程师一对一带教,之后用实际检测项目进行岗位考核,如果合格,我们会按照公司相关规定与学生签订第三方就业协议,及时锁定人才。
据了解,通过这种定向培养的方式,今年开年至今,有110余名学生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在吉林长春理工大学,面向汽车、光电、装备制造等省内重点产业,学校打造了“卓越工程师计划”,定制化培养产业急需人才。梁博是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大三下学期,他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卓越工程师”班的一员。他所在的卓越班约50%的学生在实习阶段就获得了企业录用合同。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 梁博:我们需要在每学期前两个月,把我们的课程理论知识都学完,在后面的四个月进入企业进行联合培养实习,对我们未来的就业有很大帮助。
在深圳,面向科研和产业链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由深圳大学与腾讯云共建的“腾班”,2020年开始独立招生。校企双方不仅共同开发最前沿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也采用了双导师模式,由腾讯的工程师和深大教师共同授课。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还能定期到腾讯的各个项目部交流参观,不定期参与腾讯举办的科技活动,近距离感受最新的行业技术。此外,腾讯还为学生们提供了许多实习实践的机会。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腾班”大四学生 廖展霆:“腾班”提供了非常多的资源,帮助我拿到未来一些就业岗位,有非常好的助力。
截至目前,“腾班”已培养了100多位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其中近50%进入头部企业就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U072
原标题:高校毕业生呈贡大学城春季专场招聘会举办云南日报讯(记者 陈怡希) 近日,云南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呈贡大学城春季专场招聘会在云南民族大学举行。校内外近万名学生参加招聘会。本次招聘会吸引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18家企事业单位进校揽才,提供各类就业岗位2080
2025-04-13 12:51:00□尹栋 吴萌 本报记者 王晓丹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一年。按照省委部署要求,3月11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在圆满完成大会各项审议议程后连夜返回工作岗位,把学习
2025-04-13 10:09:00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邱伊娜 陈素萍 通讯员 程振伟 廖嘉琪 张若娴这个周末,多所浙江高校举行 “三位一体”招生综合测试。今天一早,来自各地的高三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大学校园,奔赴考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考试考场外 记者邱伊娜摄浙江理工大学志愿者为家长指路 学校供图面
2025-04-12 20:52:00竞赛展示、嘉年华、主题会议……本月24日至26日,国内首次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在无锡市惠山区举行,机器人版“武林大会”就要来了。从进厂上岗到养老陪护去年,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驶入人形机器人快车道。与优必选科技联合推进人形机器人进入极氪汽车5G智慧工厂实训;其合资公司UQI优奇打造的全栈式无人
2025-04-12 12:55:00李一陵全省通报批评、取消三年内省级评优评先资格,取消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称号,对学校主要负责人给予免职处理……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河北、江苏、河南等地查处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的典型案例,并就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提出要求。从公布的查处案例来看,违规行为则主要是违规补课、提前开学等。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过长
2025-04-11 17:14:00【来源:新民晚报】廖昌永(右)在演出中从在开幕演出“和平向未来”主题音乐会中担纲《中国,我可爱的母亲》的独唱,到在闭幕大戏——歌剧《茶花女》中出任艺术总监并饰演剧中亚芒一角,本届“上海之春”舞台上,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堪称“劳模”。《茶花女》演出一结束,尚来不及卸妆的他,从众多乐迷中
2025-04-11 10:48:004月9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突破156亿元,正式跻身全球影视票房榜第五位。在片尾的参与制作企业名单中,沈阳视界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沈阳视界树)、沈阳多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多米科技)两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跟随“吒儿”的脚步,一次次巩固和加深着观众对沈阳本土动漫游戏产业的认知。近日,记者
2025-04-11 09:09:00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姜雨晴阅读提示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与“三孩”政策叠加,“一老一小”家政服务需求激增,家政行业正从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型。然而,“能兼顾两者的家政员实在难找”,专业壁垒高筑、培训流于形式、薪资与年龄等限制因素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业内人士建议,推动家政与社区养老融合,完善“一老一小”
2025-04-11 0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