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餐饮经营者缘何爱上这条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1:06:00    

4月1日,在王颖涛经营的柴屿麦西餐厅,工作人员正在制作饮品。(全媒体记者盖煜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盖煜)4月1日,在沙依巴克区明园西路,乡口福乡村菜馆负责人王颖涛正忙着招揽顾客,这家店于今年1月18日正式试营业,从这家店起步,王颖涛又陆续在这条街区筹备了两家店,一家主营西餐,另一家主营新疆菜。

短短三个月时间,王颖涛在同一街区连开三家店,总面积达2100平方米,总投入超千万,他感慨:“社区有事必到、无事不扰,街区有特色有活力,这才让我敢把家底都押在这儿。”

去年下半年,王颖涛在明园西路租下第一间铺子,头一回跟友好南路街道明园石油社区接触,是为了员工招聘事宜。

“为了能赶在今年过年前试营业,我计划一边装修一边招聘员工。春节前这个当口招聘难,我就去社区问问有没有合适的人员推荐。”王颖涛说,让他没想到的是,社区党委书记赵元根据他的用工需求,立即对接沙依巴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一场线下小型招聘会,让他在最短时间内招上了合适的保洁人员和服务员,还帮忙对接员工宿舍,给他省出了许多时间用于开业前的准备工作。

王颖涛在新疆经营餐饮行业已经15年,之前主做新疆菜,这个店是他首次转型尝试做各地特色菜,集合了湖南、江西、黑龙江、辽宁、四川、福建、浙江等地的乡村特色菜,主打原汁原味,以油盐酱醋等调味料简单烹饪,让在新疆奋斗的人都能吃上一口家乡的味道。

从店铺装修到开业,王颖涛就被社区“店小二”式的服务打动:装修报备一路绿灯、员工宿舍协调解决、招聘难题社区搭桥。社区工作人员只在他们有需要并主动联系时才会出现,平时从不入店打搅。这种不打扰的态度让他能够心无旁骛经营,他便萌发了再开两家店的想法。

“我把这一想法告诉了赵元,他主动帮我找转租铺子。第二间店铺于去年底租下,目前已经进入营业状态,主营西餐,第三间店铺是在今年除夕那天签下的,目前还在装修中,预计5月1日开业,主营新疆菜。”王颖涛说。

开业的两家店均采用“明厨亮灶”方式经营,王颖涛的妻子尚娴自学自媒体创作,用短视频把“山里菜、城里爱”的故事传播出去,吸引更多顾客入店。

明园西路被列为乌鲁木齐今年打造的首个城市管理示范街区,王颖涛打算接住这波文旅流量,不断开发新菜品,并在新店装修中融入新疆元素,让游客“吃饭看景两不误”。

明园石油社区在沙依巴克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通过党建引领整合314家单位资源,成立友好商圈发展联合会,搭建“红色领航站”联席会议,商户自发召开会议,共谋发展良策。

王颖涛受赵元邀请,也加入了友好商圈发展联合会,通过开会商议,与其他企业负责人和商家建立了联系,也成功促成了与周边酒店的合作引流。“现在商户间互相推荐客源,淡季也能抱团取暖。”王颖涛说。

王颖涛如今最大的心愿,是把这条街做成新疆餐饮打卡地,“就像社区说的,我们负责做好味道,他们负责造好生态——这种‘不打扰的守护’,才是最长情的营商环境。”王颖涛站在店铺落地窗前,望着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怀。

多说一句

“无感”服务里的治理智慧

在明园西路社区采访时,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现象:短短520米的示范街上,王颖涛三个月连开三家餐厅,却总说社区虽然平常见不到,但一有需要,他们立马出现。

对于企业家和商户而言,这种不刷存在感的“隐身式服务”最踏实,所谓“隐身”,就是社区平时不搞“突击检查”添乱,在王颖涛的记忆里,明园石油社区党委书记赵元连店里的一杯茶都没喝过。

“隐身”“无感”不等同于消失不见,每当王颖涛有需求时,社区干部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帮助商户协调用工需求、解决员工住宿问题、寻找引流路径。

这种“无感”服务,恰恰藏着治理智慧。王颖涛的手机里有个24小时在线的商户群,社区干部从不上门“刷存在感”,但用工、报备等问题总在第一时间解决。

翻开社区党委书记赵元的商户档案,红黄绿三色标签清晰标注着每家店的需求和解决进度。就像王颖涛说的:“他们像空气,看不见却离不开。”

夜幕下,商铺灯火通明,而社区服务中心的灯总是多亮一小时。这种“隐身式服务”,或许正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最佳注脚。 (全媒体记者盖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