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高见观潮
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是苹果产品周期的铁律。每当这种时间点临近,就像年轮悄悄转过,又是一场属于消费电子的高燃时刻。北京时间 9 月 10 日凌晨 1 点,苹果将举行 2025 秋季发布会,主题是「Awe dropping」,中文文案翻译为“前方高燃”。
这场发布会最大的看点,不止于 iPhone 17 系列“例行升级”的 ProMotion 屏、钛合金中框、Camera Bar 模组,也不在于 Pro Max 上那颗更大的主摄,而是藏在产品矩阵里那个最容易被忽略的位置:Air,一款彻头彻尾的“第四款 iPhone”,又一次站到了聚光灯下。
从 mini 到 Plus,苹果已经两次尝试在标准版和 Pro 之间,塞入一款补位机型——都未如愿。而这一次,被知名记者马克·古尔曼称为“最引人注目的新品”,那台只有 5.5 毫米厚、重量仅 145 克的 iPhone 17 Air,被苹果视为打开轻薄需求的关键钥匙,也可能成为苹果在硬件差异化越来越稀缺的时代,留给消费者的一个“全新选择”。
苹果不是第一次尝试做“四款齐发”。
时间拨回到 2020 年,那是 iPhone 12 系列首次打破“三机阵列”,引入了一台小屏机型 iPhone 12 mini——5.4 英寸的“小钢炮”,被视作“乔布斯理想的回归”。一年之后,它又在 iPhone 13 系列中续命了一代。再之后,这个位置被 6.7 英寸的大屏机型 Plus 接棒,用“大而不Pro”的定位,对准追求尺寸但预算有限的用户。
从 mini 到 Plus,两次尝试,两次无疾而终。不是苹果没在推,是用户没在接。
根据 BCI 研究发布的国内市场数据,截至 2025 年上半年,iPhone 16 系列总销量达 2982 万台,其中 iPhone 16 Plus 仅卖出 82.6 万台,不到 16 Pro Max 的十分之一。而在 mini 在位的两年,更是以“手感绝佳但续航崩盘”成为小众用户的纠结选择。一手「真香」,一手「焦虑」。
苹果当然看得懂这些数字。
产业时评人彭德宇认为:它清楚 mini 的小屏浪漫,败给了实用主义的电池焦虑;也明白 Plus 的大屏诉求,困在了“既不Pro,又不便宜”的尴尬定价。可即便如此,库克仍不愿彻底放弃那个「第四款 iPhone」的坑——因为标准版、Pro、Pro Max 虽然构建了稳固的产品铁三角,却在中间留下了一道始终想被填补的缝隙。
有没有可能,造一台不靠性能、影像、材质来取胜,而是靠「形态」本身就能打动人的 iPhone?
Air 的出现,便是第三次尝试。
根据马克·古尔曼的说法,苹果这次不再做“尺寸加减法”,而是从整个工业设计的方向上重构了这款“第四机型”的定位:更轻、更薄、更极致。
说到底,苹果想要的不只是多卖一款机型,而是构建一种新的用户心智:你不必追求最强性能,也不需要忍痛买最便宜的,只要你愿意为「轻薄」和「精致」买单,Air 就是属于你的一台 iPhone。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个“你”到底有多少人?而苹果能不能终于赌对?
要让消费者接受一台“非主流”iPhone,苹果这次把筹码压在了“极致轻薄”这四个字上。
根据《极目新闻》等多方报道,iPhone 17 Air 将配备一块6.65 英寸LTPO OLED 屏幕,刷新率支持 ProMotion 的 120Hz 自适应动态切换,显示参数几乎与 Pro 系列看齐。但真正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它只有 5.5 毫米的机身厚度和仅约 145克的重量。要知道,这是一个比 iPhone 13 mini 还轻一点点的大屏手机,也将是苹果有史以来最薄的一款 iPhone。
轻薄,是这台手机的全部语言。
品牌战略定位专家吴玉兴认为:“Air 是苹果多年未有的产品策略反转,不靠堆料,而靠差异。”Air 的思路并非重复 mini 和 Plus 的尺寸游戏,而是一次工业设计层面的重新定位。它要的是触达一部分“高审美、高感知”的用户,哪怕失去一部分性能控,也愿意以轻盈的手感,交换对科技的感性认同。
然而在消费电子领域,“轻薄”从来都不只是形容词,它也意味着妥协。
首先是电池。具体信息还有待揭露,但目前普遍传闻电池容量在 2800-3000mAh 之间。更别提在 120Hz 高刷+5G 网络的双重负载下,这样的电池表现很可能重现 mini 的“电量焦虑”老路。mini 用户有一句玩笑话:“从早上 8 点开始省电模式,一直省到晚上 7 点关机。”Air 是否也会重蹈覆辙,没人敢打包票。
其次是影像。多方谍照基本确认,Air 采用的是单摄设计,主摄为 4800 万像素广角镜头,还将配备 2400 万像素前置摄像头,理论上可以进一步优化自拍和 Face ID 表现。当前旗舰竞品在卷三摄、潜望、夜视猫眼的时候,Air 的影像能力是否真能换来市场认同还有待观望。
还有对于国内市场而言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争议:它只支持 eSIM。
虽然国内三大运营商近期已重启 eSIM 业务,但目前仍未完全放开全网通、城市覆盖参差不齐,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仍面临“能用但不好用”的尴尬,这意味着 Air 在中国的实际适配情况,可能并不乐观。
最后则是价格——Air 的定价不是轻,而是轻中带贵。
据《极目新闻》援引多方披露的信息显示,Air 起售价为 949 美元,折合人民币超 6900 元,比标准版 iPhone 17(799 美元)贵出一大截,从定价上看,它几乎是明牌站在了“中产取舍区”——不够 Pro,也不够便宜。
换句话说,Air 想通过差异化吸引注意力,但当真正要下单时,消费者要回答的问题仍然是:我愿不愿意为「轻薄」这一个优点,付出续航、影像和多卡支持上的代价?
这个问题,才是决定 Air 命运的分水岭。
Air 的诞生,是一次产品设计的突破,也是一次战略版图的重构尝试。
我们知道,过去六年,苹果的 iPhone 战阵早已形成“铁三角”:标准版是销量底盘,Pro 是进阶性能标配,Pro Max 是极致体验和身份象征。这个结构之所以稳定,是因为它刚好对应了三种典型消费心智:够用、进阶、顶配。
而 Air 的出现,正是要切进这三者之间的缝隙。问题在于:这个缝隙,值不值得填?
回顾 mini 的失败,它是想切入“极小尺寸”的极端场景,结果败给电池焦虑;再看 Plus,它想吸引“大屏但不追高”的务实用户,却掉进了“加一点上 Pro、减一点不如标准”的尴尬区域。它们的问题都在于——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没能撑起完整决策链条。
换句话说,苹果的三角格局已经把大部分用户心智覆盖得很紧密,要想开拓一个新支点,必须有强烈差异化,且愿意为其买单的人群足够大。
Air 正是在试图成为这个支点。
它不同于 mini 的小巧,也不同于 Plus 的妥协,而是走了一条“极致轻薄”的独立路径。它不争旗舰定位,也不刻意拉低成本,而是瞄准了一部分对手感、便携、美学有极致追求的用户。
在主流旗舰手机越做越厚、越堆越重的今天(参考Galaxy S25 Ultra 高达 218克、iPhone 16 Pro Max 超过 220 克),Air 仅 145 克的体重、5.5 毫米的厚度,反倒成为了一种“逆潮流的稀缺体验”。
而现实是残酷的。
针对市场对苹果iPhone 17 Air的反应,美国银行研究分析师瓦米·莫哈尼认为,投资者不会过分乐观。“虽然以往手机外观形态的变更曾显著推动新一代iPhone的换机周期,但在我们看来,投资者对纤薄机型的提振作用预期相对更加谨慎”。
因为智能手机的更新周期已变长,用户换机更加看重实用价值而非感官新鲜感。Air 如果不能在真实体验上提供持续吸引力,很可能依旧会陷入“尝试性的失败”。
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是 Air 与其前任最大不同之处——它终于不仅是“减法版本”,而是一个试图以“新价值维度”构建用户认知的产品。它不再是缩小版,也不是低配版,而是另起一条线,做自己。
这是否会让它在苹果的产品矩阵中站稳脚跟?没人敢下定论。但至少,它是苹果近年来最具实验精神的一次尝试。
iPhone 17 Air,不只是苹果硬件设计上的一次轻盈转身,更是一场关于产品哲学的豪赌。
在影像硬刚、堆料内卷的旗舰时代,Air 并没有试图去卷摄像头,也没有冲击极致性能,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用“极致轻薄”这件看似早已被时代抛弃的事,重新唤起用户对手感、便携、简洁美学的感知。
这不是妥协,而是一种策略重构。
苹果当然知道 Air 有硬伤——电池没那么大、只有单摄、还只有 eSIM,更知道它价格不便宜、定位不上不下、容易再次被边缘化。但它依然放手一搏,是因为它想赌一件事:在产品趋同化的时代里,只要差异化做到极致,就能重新制造刚需。
这一次,它选的不是拍照,不是芯片,而是“薄”与“轻”,这两个看起来过时的词。
能不能成?没人敢打包票。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 Air 成功了,它就会成为苹果产品线中的第四极,不再是配角,而是那个刚好填上用户“想要不一样”的心智空白;如果失败了,也不会比 mini 和 Plus 更尴尬,反而会成为下一代更成熟轻薄旗舰的前哨兵。
Air 的出现,是一记漂亮的斜线,不是上行,也不是下滑,而是苹果在三角稳定结构中的一次侧向突破。
它不是“妥协版 iPhone”,而是一次“不同体验维度”的旗舰尝试。
至于用户买不买账,就看这一代的消费者,愿不愿意为「轻」付出一点重的代价。
文 | 高见观潮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是苹果产品周期的铁律。每当这种时间点临近,就像年轮悄悄转过,又是一场属于消费电子的高燃时刻。北京时间 9 月 10 日凌晨 1 点,苹果将举行 2025 秋季发布会,主题是「Awe dropping」,中文文案翻译为“前方高燃”。这场发布会最大的看点,不止于
2025-08-28 19:27:008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指出——国家对稀土开采(含稀土矿产品等)和对通过开采、进口以及加工其他矿物所得的各类稀土矿产品(含独居石精矿)的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管理。稀土生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
2025-08-22 19:12:00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8月15日开始,依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将对充电宝、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实施新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CC认证实施规则。什么是CCC认证?新规是如何明确认证标志的?针对充电宝产品
2025-08-15 07:18:00中国领先的在线品牌折扣零售商唯品会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唯品会第二季度实现净营收258亿元(人民币,下同),Non-GAAP净利润21亿元。同时,二季度商品交易总额(GMV)为514亿元,同比增长1.7%;超级VIP(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5%,贡献线上销售的52%。2025
2025-08-14 17:36:00科技媒体AppleInsider8月14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苹果公司正为Siri酝酿迄今为止最大规模升级计划,内部正积极推进代号“Linwood”与“Glenwood”的两大人工智能项目。其中Linwood是苹果自主研发的核心项目,由Apple Foundation Models团队构建大语言模型,全
2025-08-14 13:42:00编者按:当出海越来越成为一家中国公司核心战略时,如何征战全球市场就成为一个极其专业的话题。在全球化的演变中,已有不少中国品牌站立潮头。鉴于此,硬氪特推出「Insight全球」专栏,从品牌成长与变迁,探索中国品牌出海的前沿方向与时代契机,为出海玩家与行业提供思考与启发。这是我们专栏第46期——一家成立
2025-07-25 09:15:00金融界7月25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双飞集团提问:请问公司产品可以用于盾构机吗,是否与盾构机厂家合作呢。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产品没有与盾构机厂家合作。谢谢您的关注!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5-07-25 08:50:00四川西昌举办农特产品电商供应磋商会助力乡村振兴与数字经济发展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特产品上行步伐,促进电子商务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7月24日,四川省西昌市农特产品电商供应磋商会在市科协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省10余家电商平台、供应链企业、本地农业合作社及生产加工企业代表参会。“西昌拥
2025-07-24 17: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