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虽然传统地缘政治因素等制约条件依然存在,但中国已然迎来主动塑造周边环境、全方位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契机。
中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陆上和海上邻国超过20个,是全球大国中邻国最多的国家。周边地区是中国的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短期来看,维护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对于我国顺利完成国内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从中长期来看,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对于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周边外交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面旗帜。以亲诚惠容理念为核心,周边被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地位。无论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还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其实践都是从周边国家开始。这也进一步彰显了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特殊地位。
当前,我国同周边的关系处于近代以来的最好时期。古代,我国与周边有着友好交往历史,物质文化交流与精神文化交流交相辉映。进入近代,许多周边国家或地区沦为殖民地,中国的周边交往逐渐遭到破坏,甚至陷于停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全新外交关系,周边外交逐渐改善,但也因历史原因历经波折。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迎来高潮。我国已同周边17国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同周边25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成为18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周边已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联系,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正当其时。
同时,我国同周边关系也已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亚洲的崛起更是引人注目。2024年,亚洲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经济体量的崛起使得“亚洲话语”在世界秩序中的分量也在迅速上升。中国同周边交往过程中总结的理念和经验,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可以说,中国的周边外交早已超越了原本的地理界限,成为改变世界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关键因素。
事实上,我国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十分牢固。一方面,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等,已成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同周边构建了双边、多边以及各领域合作的复合命运共同体模式,并已开始打造巩固战略互信、深化发展融合、维护地区稳定、扩大交往交流的政治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而在上述基础上,继续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重点发力:
首先,进一步推动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落地生根。我国与周边陆海相连、唇齿相依,面对危机需要同舟共济。不论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近期发生的缅甸地震,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只有更多国家的民众接受这一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国的周边外交才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中国与周边关系才能实现长久、积极的发展。
其次,扩大同周边的各领域合作范围,加大合作力度,以加快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政治安全上,以非传统安全合作为抓手,破解跨境执法合作等难题,推动政治安全深度合作;在经济发展上,在产业链、价值链等方面加强深度融合,打造日益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在社会人文方面,深化教育、文化、旅游、青年、体育、媒体、地方等交流,推动民心相通,打造更多具有长远社会效益的社会人文交流品牌项目。
总而言之,面对新形势,更加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不仅是短期破局之举,而且也是中长期战略之道。我们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更加积极主动地弘扬这一重要理念,团结周边各方,齐心协力,携手共进,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大家园。(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
原标题: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共促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走进链博会)7月16日,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本届链博会进一步放大贸易促进、投资合作、创新集聚、学习交流平台功能,为各国企业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创造积极条件。与会各国人士
2025-07-17 10:12:00从分秒必争的生死救援,到刀刃向内的改革攻坚;从打破封锁的自主创新,到逆风而行的扩大开放……“十四五”征程上,中国如何一次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答案,就蕴藏在不断提升的治理效能之中。今年初,西藏定日发生6.8级地震。很多人没预料到救援力量会以如此迅猛的速度抵达:灾后30分钟:核心区域抢险救援启动
2025-07-16 22:06:00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就日本政府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答记者问记者:据报道,日本近日正式公布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继续称中国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诬称中方“以实力单方面改变现状”,并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蒋斌:日方为给自身军事松绑寻找借口炮制虚假叙事,大肆渲染“中
2025-07-16 12:45:00来源:新华社2025年中国外贸半年报7月14日出炉。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国新办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
2025-07-14 22:05:00喜讯7月12日在中国石化成立42周年之际中石化南化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项目传来捷报——20万吨/年苯胺流化床反应器成功吊装当天14:57,该项目核心设备苯胺流化床反应器开始起吊,经过吊装团队一个多小时的密切配合和努力,于16:38精准落位。项目管理团队以该关键节点的顺利完成,为中国石化成立42周年庆
2025-07-14 11:34:00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哥伦比亚卡利7月12日电(记者李子健)哥伦比亚贸易投资旅游局副局长尼古拉斯·梅希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市场是哥伦比亚“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加强与中国合作为哥伦比亚打开机遇之窗。梅希亚当天在哥伦比亚第三大城市卡利举行的一场大型商务洽谈会上表示,要抓住与中国合作机遇
2025-07-13 17:13:00日前,2025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发布,两家厦企CEO入围,分别是特宝生物的孙黎、美图公司的吴泽源,区域总部设于厦门的安踏体育的CEO赖世贤也榜上有名。 该榜单参考上市公司市值、区间股价涨跌幅、净利润及增长率、ROE等基础财务指标与股东回报指标,挑选出综合得分排名前50的上市公司CEO。本届榜
2025-07-13 11:50:00今天(12日),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标志着我国天然铀生产取得突破,将有力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自主可控。“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天然铀生产基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具有绿色、经济、
2025-07-12 13: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