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韩国拓展对华贸易:关税战下求突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2:46:00    

韩国央行本周末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萎缩0.1%,不及市场预期的持平,而前一季度为增长1.2%。环比来看,韩国经济第一季度萎缩0.2%,不及市场预期的增长0.1%,前一季度则增长0.1%。4月前三周,韩国对外出口额同比下滑5.2%,其中对美国出口直接滑坡并陷入供应链困境。

韩国主流智库认为,未来半年在美国关税战阴云下,韩国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前景。韩国政府在外贸重心培育上再度瞄准中国,对华新一轮自由贸易谈判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增长预期下调

考虑到美国关税战带来的不利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周已将韩国的经济增长预期从2.0%大幅下调至1.0%,摩根大通、花旗等机构也下调了韩国的增长预测。韩国央行则表示,将在5月考虑是否再次下调2025年GDP增长预测,此前2月已经将预测从1.9%下调至1.5%。韩国政府本月制定了规模超出预期的额外预算,约12万亿韩元,用于支持经济和应对企业出口美国的困境。

与此同时,韩国政府在外贸重心培育上再度瞄准中国,但由于韩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所以在拓展对华贸易之时也要顾忌美国。特别是韩国外长赵兑烈23日声称,没有任何国家愿在美中之间二选一,也没有国家希望看到美中战略竞争演变为零和博弈,韩国对华接触在多个层面也符合美国利益。

这一表态在韩国引发批评,认为对美国的过度依赖使韩国在对美政策上自主性受限,令人担忧韩国的国家主权和战略自主。

谈判聚焦三大领域

而受到韩国智库、主流媒体、主要企业及行业商会赞赏的是,韩国对华新一轮自由贸易谈判取得重大进展,被誉为关税战阴影下的阳光突破。

笔者和所在智库参与了相关课题研究,本轮谈判聚焦三大关键领域:金融开放、数字贸易规则、负面清单缩减。如果在第二季度确定合作细节,下半年就能为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同时能积极促进中日韩合作进程。

具体而言,中国在服务业对韩资开放属于首次触及深水区,如金融领域拟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允许韩资银行在华设立全资子公司;医疗领域试点韩国整形医院与中国合资办医,预计2026年首批机构落地。跨境电商则将迎来通关效率革命——韩国美妆、家电等商品可通过“72小时极速通关”进入中国市场,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这对首尔、釜山等韩国外向型、港口型市场城市来说意义非凡。

数字贸易规则破冰,被韩国经济学家和主流智库认为是本轮谈判最大亮点。特别是双方拟建立跨境数据流动特别管理机制,在金融、电商等相关领域试点"数据分类分级+安全评估"模式,既保障数据主权又能促进要素流动。该机制将为中韩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奠定基础,预计2025年双边数字贸易额将突破800亿美元。

同样鼓舞双方企业家们士气的,还有对华投资负面清单大幅瘦身。即限制领域从48个缩减至30个以内,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关键产业外资准入门槛显著降低。以半导体为例,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审批周期将从90天缩短至30天,关键原材料关税有望再降5个百分点;这自然也有利于中国全域吸引韩资。

达成关税减让共识

中国商务部已经明确,中韩就半导体材料、动力电池、化妆品等核心商品达成关税减让共识。同时,韩国同意对华放宽高新技术出口管制,中国则承诺扩大韩国影视作品引进配额。

今、明两年11月,韩国和中国将分别成为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道主,且承诺互相确保支持。

2024年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最近中国已全面启动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并体现出更坚定和更有力度的开放姿态。韩国主流智库均希望韩国企业能参与中国新一轮开放进程,最乐观预期是双边贸易额到2030年突破4000亿美元。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