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李胜峰:赖清德对特朗普“滑跪”,是“看错形势、开错药方、用错资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7:59:00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所谓“对等关税” 方案,在国际政治、经贸、金融等多个领域掀起一阵狂风巨浪。被其袭击者,有的傲立至今、以牙还牙,有的表态强硬、行动软弱,有的立马求饶、请求豁免……而同样名列榜单、被课以32%关税的台湾地区,其领导人赖清德在躲了3天后,选择了“滑跪”。

不仅不采取关税报复,反提扩大对美投资,如何看待赖的这一决策?若按其安排,让美国产品“零关税”入台,台湾经济将面临哪些风险?岛内“倚美谋独”者又是如何看待特朗普的强取豪夺,和大陆解放军在环台军演中的“多向进逼”?围绕相关问题,观察者网连线了台湾新党副主席李胜峰。

【对话/观察者网 李泠】

观察者网:特朗普政府要对台湾征收32%的关税,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赖清德在回应中不仅表示“台湾没有计划采取关税报复”,反提扩大对美投资。您如何看待他的这一表态?

李胜峰:简单来说,这一表态有三个问题:一是看错形势,二是开错药方,三是用错资源。

什么叫看错形势?就是到目前为止,绿营中的相当多人仍然认为,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重点不在于全球,而在于中国大陆,所以他们必须要站在美国的一边,借这个机会将大陆打压下去,这样一来,他们才有“成功”的机会。

事实上,目前的形势可以用台湾的一句俗语来形容——“一人要打全庄头”,庄头是闽南语,村子的意思。

过去,对于美国的行为,基本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只能忍受。美国一棒子打下来,日本也好,德国也好,全都俯首称臣了。比如当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和排名第一的美国有着好比天和地的差距,空有名头没有实力,被迫签下《广场协议》。然而,2018年美国政府“突袭”,和中国大陆开始打贸易战,一直打到今天都没有成功。

美国这次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美国自二战以来用心良苦建立起的一套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秩序,如今被特朗普一棒打翻了。另一个他们想不到的地方在于,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大陆站了出来,而中国大陆既有市场也有实力,和美国的实力差距远没有当年美日的差距那么大。

石破茂4月7日和特朗普通话,结果两方都不太爽。日本这次为什么敢对美国这么强硬?就是因为有中国的存在——过去离开美国,没有第二个选择,但今天不一样了。欧盟对美国的态度也出现了变化,这就是形势的演变。

而未来有两个风向标可以注意:一是看原先被冻结的中欧贸易谈判是否会重启,二是看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如何进行。如果这两项谈判都重启了,尤其是鉴于中日韩三国在多个方面都可以进行很好的合作互补,假以时日“东风压倒西风”的场景确实很有可能会实现,到时台湾地区该怎么办?

3月30日,第13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三国经贸部门一致同意,“就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行讨论,加强供应链合作和出口管制对话”。 图自:中国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换言之,几十年来建立的国际贸易体系被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打垮了,而中国大陆站了出来,成了自由贸易的新“旗手”,这给了一些早已习惯自由贸易体系并从中获利的贸易主体以面对美国的底气。未来,国际层面很有可能形成“引领自由贸易体系的中国 vs 打破自由贸易体系的美国”这样一组对照,而前者无疑将拥有更多的拥趸。赖清德至今没察觉这一已有苗头的变化,所以我说他看错了形势。

再谈开错药方。

对于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威胁,台湾有没有筹码呢?我认为是有的,但问题是赖清德敢不敢用呢?

首先,美国处心积虑地想把台积电弄过去,这是不是违反了台湾在公司章程、对外投资,乃至于安全等方面的法规?

按照台湾的《公司法》,如此大的对外投资,肯定要经过股东大会的同意才能再送到经济部门的投资审议委员会(投审会)申请核准。但到目前为止,台积电到美国的投资有经过公司内部的同意吗?更谈不上投审会的批准。此外,按照台湾地区的安全法,高科技出口受到管制,还需要走申请解除的程序。

所以,台湾的第一张牌在于:就算股东大会同意了,之后还有很多程序要走,而程序走得是快是慢,可以由台湾自行决定。然而,赖清德没有用这张牌。

台湾的第二张牌,就是中国大陆。

首先,让两岸重新回到正常化的关系,重新开放大陆游客的观光,对于台湾而言也是很好的经济补助。

其次,正常情况下,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大概在1000亿美元左右,对美国大概在400-500亿美元左右。但是去年由于所谓“摆脱红色供应链”的提法,台湾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增加到700多亿。结果,这700多亿美元经过美国一套奇奇怪怪的公式算下来,现在变成了32%的“对等关税”。

这里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么多年来,台湾跟中国大陆的贸易顺差一直在1000亿美元上下,而中国大陆有没有要求台湾去平衡贸易逆差?从来没有。因为“楚王失弓,楚人得之,非楚人失弓”,中国大陆把台湾当成一家人,所以让台湾赚也都无所谓。而美国人不过让台湾赚了几百亿美元,就要搞所谓“对等关税”。一方把台湾当同胞,一方把台湾当成待宰的羊羔,台湾怎么选?

所以,台湾的第二张牌就是减少对美国的贸易,同时增加对中国大陆的贸易。

台湾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很高,过去在全球市场上稍微刮一阵“微风”,到台湾都会变成“台风”;如今全球都在“刮台风”,台湾当然无法承受得住。而如果台湾选择中国大陆,那在未来可能的中日韩自贸区中也能获得一席之地;当中国大陆成为自由贸易新“旗手”时,台湾也可以在整个供应链当中扮演更强的角色。

而且,华为能挺过美国的打压,是因为背后有强大的中国,当它的5G产品在国外市场受阻时,国内给它提供了广泛的市场;如果台积电选择了中国大陆,美国还抢得走台积电吗?像如今的TikTok,美国也想强抢,结果“以为是麻薯,吃到喉咙才知是铁块,吐不出来、吞不下去”。

建造中的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 图自:台积电官网

观察者网:赖清德打算和美国从“零关税”开始谈起。如果真的实行“零关税”,对台湾经济会有哪些实质性影响?

李胜峰:这是一个假命题,看看越南就知道了。和美国谈“零关税”根本没有意义,因为特朗普的重点不是关税,而是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同时也希望其他贸易体能放弃中国大陆的供应链。

对于台湾,台湾现在还能引以为荣的也就剩以台积电为首的高端产业了,特朗普却想着“掏空”台湾,把台积电挖过去,同时能减少两岸冲突时对自己的影响。所以,大家现在谈起赖清德,都是摇头,话讲不清楚,打仗没勇气,连带有程序正义的牌也不会打。

观察者网: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卓荣泰于4日公布了所谓“9大面向,20项措施”,以补贴岛内可能受“零关税”影响的产业。您觉得中长期来看,这些措施是否有用?

李胜峰:我前面说赖清德“用错资源”,也正是在于他不会利用手中的牌,而是想着向岛内提供880多亿台币的补贴。且不谈长远影响,现下来看,大家想“喝水”,这点钱都不够“解渴”的,可谓杯水车薪。

观察者网:赖清德等“台独”分子“倚美谋独”,然而,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看重现实利益交换。从特朗普的内阁官员到《外交事务》等智库报告,都提出过“台湾不值得美国军事介入”的想法,一些观点还认为台积电产业链转移至美国为“弃台”实质行动。另外,岛内一些人鼓吹“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而如今俄乌战争的结局却朝着不利于乌克兰的方向发展。

结合这些信息来看,“倚美谋独”者当下对美国的倚赖是否会打折?或者说,特朗普的连番“重拳”是否有改变他们的“信任”?

李胜峰:大陆用“草台班子”这个词来形容特朗普及其政府团队,我觉得特朗普跟他任用的人之间,有一个更传神的形容——皇帝和太监。

太监唯一的权力来源,就是把皇帝伺候好,皇帝高兴,他的权力就稳了;离开了皇帝,他什么都不是。比如美国的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除了特朗普,谁会请他当国防部长?离开特朗普,他只能回去继续主持节目,去智库当研究员可能都没人要。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也是如此。特朗普身边唯一不像太监的人就是马斯克,因为马斯克就算离开了特朗普,也可以活得很好。所以对于这些“太监”而言,特朗普做的事情对不对,不重要,特朗普高兴才是最重要的。

特朗普2月26日举行其第二任期内首次内阁会议。 图自:美联社

而特朗普,喜欢活在令自己快乐的声浪当中,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打开报纸,看自己有没有占据头条。站在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虽然有着商人的特点,但他更是一个喜欢活在掌声中的狂人——很多成功的商人不会像他这个样子,比如马斯克,嚣张归嚣张,但他做生意、定决策是有逻辑的。

特朗普的成功从不是靠制造业,而是靠房地产,靠投机买卖,而回顾他的“成功”经验,其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倒闭——因为在美国倒闭清算不影响个人,所以特朗普经历过接二连三的倒闭,而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的钱不受损、自身的光芒还在,其他股东即使“死”了都没关系。也因此,不能光从生意人唯利是图的角度来看特朗普,还要考虑他在失败后经常“甩锅”的特点。

这样的特朗普,会怎么看待台湾呢?那自然是能用则用,不能用就“拍卖”掉。

更何况,最近台海局势出现了新的变化:过去,中国大陆用实力让世界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最近的一次环岛军演,则是用军力告诉全世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以往的军事演习,都是找一个模拟地点;但自佩洛西窜台后的环岛军演,是把将来的目标作为军演的目的。而这次演习,形式有了新的变化:过去用军演来宣示主权,这次大陆直接开海警船到台岛周边巡逻,这种方式早已超脱宣示主权的范畴,而是在行使主权,直接告诉世界“台湾就是中国的”。

大陆这次军演,在宣传层面还发了几张将赖清德描绘为寄生虫的漫画,这一现象近数十年来两岸首见。把对方极尽丑化并公开宣传,这几乎意味着没什么好谈的了,未来大概率就是枪对枪、炮对炮。

东部战区发布的三张关于赖清德的漫画

国际层面也有一点反应需要注意:国际上的部分舆论说的是“大陆不可以威胁台湾”,而没有人说“大陆不可以在这里军演”,这两句话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别。这些非常之重要的进展,似乎被两岸不少人忽略掉了。

因此,再回到美国这边,《外交事务》杂志曾刊载过一篇文章,很能反映当下美国政界对台湾问题的看法:直言“台湾不值得美国军事介入”。

文章指出,就中国大陆现今拥有的现代化军事能力来看,第一岛链的作用已近乎失效,台湾的战略地位已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二来,美国没办法打这一仗。道理很简单,美国来到中国的近海打仗,补给主要靠日韩等周边国家,问题是,它们愿意承担卷入的代价吗?韩国要兼顾朝鲜问题,日本在民族仇恨问题上要再添新伤,菲律宾则根本连能力都达不到。这种情况下,美国只能做一件事,就是不断地“武装”台湾,让中国大陆推动统一进程时付出更多的代价,自己也能从中获得更多利益。

这篇文章还建议,美国要重新思考台湾被统一后,美国在亚洲的布局;而美国把台湾“武装”得越强,那么美国思考与准备的时间就越长。

这些看法无不表明,在美国眼里,台湾只是它和中国大陆交易的筹码,不排除在一定时刻被“拍卖”给大陆的可能。因此,当看到特朗普在白宫会见泽连斯基时说出那句“你手上没有牌”,“倚美谋独”的人内心是崩溃的。也因此,民进党不愿意去谈乌克兰问题,对于中国大陆这次的军事演习也不谈,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谈。

观察者网:您刚提到军演,除此之外,大陆还采取了其他震慑措施,比如将一些“台独”分子和机构列入制裁名单。不过,对此有声音表示效用不大。您觉得这一手段是否有效?

李胜峰:那些嘴上说着不怕的人,其实是基于一个前提假设,那就是两岸的局势不会发生变化。但如果两岸局势发生改变,我请问那些被标记名字的人还会嘴硬把这称为“伟大勋章”吗?

第二,在被大陆标记的情况下,就算他们去参选被选上了,但是当他们去募款时,那些跟大陆有生意往来的台商企业,出手会更大方还是更谨慎?对于一个被公布的“台独”,企业家们还会大大方方地予以支援吗?当年蓬佩奥被制裁后,在美国就寸步难行了;想跟中国大陆做生意的企业,若公开支持“台独”,会不受到影响吗?

第三,有人说被大陆认定为“台独”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还说这是在身上挂“勋章”,这不就足以证明他们其实就是“台独”吗?那我以后就叫“台独”吴思瑶、“台独”王定宇等等,有什么不对?

因此,说他们对被大陆制裁感觉不到压力,我是不信的。在看待这一问题上,我们也不宜过于“急功近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