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请假的称呼主要取决于受伤的原因和具体情况:短期病假:如果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六个月内的称为“短期病假”。长期病假:超过六个月的称为“长期病假”。工伤假:因工负伤后,员工可以申请工伤假。工伤假是指发生工伤事故后,员工需要治疗和休养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工资照发。疗养假:员工因工负伤或患职业
工伤死亡认定的时间要求如下:一般情况工伤死亡认定通常需要 60天时间。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特殊情况如果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工伤认定可以在 15日内作出决定。如果需要依据司法机关或行政主管
工伤一般归口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理,具体负责部门为劳动局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职工受伤后应向统筹地区的劳动局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赔偿工伤待遇,工伤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其支付。建议:1.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 职工或
工伤减员申请流程如下:准备社保减员表准备好社会保险减员表,该表格一般由经常跑社保局的社保专员提供,需要按要求填写。如果不确定信息,需要与离职员工联系确认。盖章减员表打印出来后,需要盖上单位的公章。有些地方可能还需要职工的身份证信息或劳动合同,具体情况需要咨询当地社保局。人社局官网备案一般社保局会有一
工伤等级的认定时间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具体而言,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 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因此,工伤等级的认定一般需在60天内完成,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延长至90天。建议您在申请工伤等级鉴定时,及时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的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职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于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应认定为工伤。预备性和收尾性工作伤害在工作时间前后,于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时受到事故伤害
记者4月17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自4月1日起,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在全部地级市开展。各地依托全国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工伤职工持社保卡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工伤医疗费用、住院工伤康复费用和辅助器具配置费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通知,明确
工伤可以报销的药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符合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这些药品分为甲类和乙类,其中甲类药品全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乙类药品则需要个人自付一定比例后,再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的药品:这些药品是用于治疗工伤的特定诊疗项目所需的药品,也在报销范围之内。符合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
发生工伤后,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及时报警和送医救治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职业病被诊断、鉴定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在1年内直接向劳动保
工伤备案应当在 参保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具体流程包括:线上备案工伤职工可以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人社政务服务平台、掌上12333APP、电子社保卡等全国统一服务入口或本地线上线下渠道办理异地备案手续。线下备案申请人可以自行登录当地人社局官网,搜索“工伤事故备案”并进行线上申请,同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