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首页 常识

乞巧节是几月几日农历(我们的节日——七夕)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2 09:49:54    

节日由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其中“卧看牵牛织女星”,描写的就是七夕当晚,仰望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七夕节,又被称为“乞巧节”。七夕往往被视作“中国情人节”。从古至今,它也确实是个无比浪漫的节日,包括爱情主题在内,但其内涵远比许多人了解的还要广泛。

那些关于七夕节的“冷知识”

它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何关系?

七夕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搜神记》中,则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演绎成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

不过,这个传说发生在农历七月初七,也跟古代人们观察织女星与牛郎星(牵牛星)的行动有关,古人借此可以了解秋天到来。

据古籍记载,在当时的七月黄昏,织女星正好升上一年中的最高点,清晰可见。此外,织女星旁两颗较暗的星星位置,形似一个朝东方开口的样子,朝东方望去,则可见“牛郎星”。

所以,综合种种资料来看,有人认为,七夕时会有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也与时令与天文景象的观测有关系。

七夕节为何又称“乞巧节”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谓的祭祀,指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祭祀、典礼。古人好“礼”,但不管是祭天、祭祖、祈雨、求平安,男性是永恒的主角,除了七夕这一天。

只有在这一天的“乞巧”仪式上,女子会走到前台,大大方方向上天祈祷:想要变得更巧更能,想要得到更多更好,想要走得更高更远!

女子们还会手执五色丝线和七孔针,借助朦胧月光,穿针引线,能将线快速全部穿过针孔的女性称为“得巧”。妇女们还可以在月下相聚嬉戏,甚至于“忘寐达曙”,游戏到天亮。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通过刘兰芝的一段自述说出了封建社会对女子的标准要求:“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只有手巧,传统女性才能在家庭和社会上立足。

“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清清水,端一盆,巧娘娘教我变聪明。”

这些天真、淳朴、诚恳的“乞巧”歌谣里,尽是女孩子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

七夕节最出名的应节食品“巧果”

如同冬至的饺子、清明时的青团,七夕也有应节食品,其中最出名的一种叫做巧果。巧果主要用油面糖蜜等做成,花样很多。

古代,巧果有许多好听的名字,比如“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到了宋朝,市面上已经可以买到七夕巧果了。

把白糖糖浆和面粉、芝麻一起和好,拌匀后摊在案板上擀薄……再经过油炸等一系列工序,巧果就做好了。心灵手巧的女子,可以把巧果做成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造型。

当然了,历史上不同朝代,在七夕这一天也有不同的食俗,《唐六典》中就有“七月七日加斫饼”的说法。

七夕节山东的习俗

吃巧巧饭。山东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