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首页 常识

so what是什么意思(“思考启动句”:So what?)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5 08:48:35    

咱们“人族”的默认用脑规则是,“能不用脑,就不用脑”。但世界太复杂,有的时候,不得不逼自己多思考一步。

于是整理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启动句”——它们就像“开关”,也类似柯南手摸下颚、眼镜中的灵光一现,总之,它们让我的“系统2”开始接管。

这次选了一些我用的还算经常、顺手的句子,还有一些,自己也还在探索与实践,成熟后再写。但愿里面的某几条,对你也有启发与帮助。

1.“然后呢?”(so what)

——听到某些“信息”、“事实”、“道理”之后,追问一句“然后呢”能有效破除“信息与权威崇拜”。不是说没有专家了,是骗子真的太多。多问这一句,一是看清对方是不是骗子,二来也是追问,ta说的对自己究竟有什么用

2.“真的吗?总是真的吗?有没有例外?”

——来自混沌。作用和第一条相似。这两条,我把它们比作思考之门上左右“二门神”。它们监督一切外来信息,过程之中,我们也就不知不觉,开启理性思考。

3.“哟,XX你来啦!”

——XX处可以填入“逆境”,也可以是“生气”“自责”“抱怨”“嫉妒”“小心眼儿”等等“不良情绪”。

这话是对自己说的,其实是利用了“第三人称视角”来观察自己的处境与情绪。情绪“上头”的时候,其实已经有点晚了(处理情绪问题,最好的方式是“在情绪银行里先存够钱”——“解决问题的最好时间,是问题发生之前”;真发生了,总归是难办)。“出离自己、观察自己、描述自己”是比较好的、能相对快速冷静的办法之一。类似的道理,我听樊登老师讲过,“像苍蝇一样趴在墙上,观察生气时的自己”。

4.“‘实习生’又胡乱说话了,唉!(这届)年轻人还是不行啊!不过没关系,我可以原谅他。”

——快速捋顺情绪的办法之二,“角色扮演”。“实习生”指的也就是上一句的XX。道理也类似。顺带,我觉得这话,也是使用GPT时的好心法。

5.“他已经尽力了。”

——忍不住要责怪他人,特别是对方是我们的亲戚、朋友、“原生家庭”时,可以想到这一句。也许,“你眼中的问题,已是对方用来解决问题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了。”

最后还有一句,也是我特别喜欢的——“还没有开口责怪别人之前,你还不算是一个loser.”

先写到这里。

祝你晚安,有空明晚再见。

ps本文提到要修炼我们的系统2,以此聊表对前几天刚刚过世的丹尼尔.卡尼曼先生的敬仰与哀悼。我私人心中,您是一代天才、智者、最有趣的心理学家、最不可思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以及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好奇心的地球人之一——您写的《思考,快与慢》,也是我最喜欢、最常读的书之一。谢谢您、祝福您。R.I.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