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首页 常识

易子而教的深度解析(浅谈易子而教)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0 10:04:29    


小孩子总认为:我们老师说的才是对的

中国历来有易子而教的传统,在今天的曲艺界仍然遵循着。那么,什么是易子而教?易子而教有什么依据吗?

《孟子》说:“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意思是:古人互相交换儿子来教育,使父子之间不因学习而相互责备。相互责备会使父子隔阂、疏离,危害无穷。

这大概就是易子而教的本质。

德云社创始人郭德纲与黄金搭档于谦就是易子而教的现代版典范:郭麒麟、郭汾瑒都拜于谦为师,于思洋则拜郭德纲为师。对此于谦调侃说是交换人质。实际上按他们的说法就是自己教下不去手,就是严格不起来,反而会耽误了孩子;换着教才能严师出高徒,成就孩子。这其实就是易子而教的本意。父子之间亲情最重要,师徒之间则是学问和技艺最重要。父爱难比师恩,只有传统如郭德纲、于谦者能深谙此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指尊师如父,因为师长像父兄一样教导自己,给自己传授了父母给不了的学问。但不能反过来说父母也能代替老师的身份,承担学问教育的职责。

亲不为师 易子而教

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父母是学校的老师,刚好孩子就在自己的班上。这种巧合实际上非常不讨巧。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心理上是会有不一样的障碍的。虽然校内与校外、课堂与家庭是切分开的,课上是师生,课下是父子(女)、母子(女),但是这种情景与身份的随时切换,要做到恰如其分其实是很难的。最难把握的是父母,都知道严师才能出高徒,但若父母扮严师从严要求起来则可能弱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若维持慈父慈母的本尊则难以行使为师的尊严,严格要求孩子,反而往往造成“严不起来”和“慈不到位”的夹生状态,对孩子的成长和亲情的维护都极其不利。所以这种情形下孩子的成长一般都不是很理想。

有位朋友夫妻都是老师,孩子就在他们任教的同一所学校。他们就很重视这一问题。特意在孩子入学前跟校长、教导主任沟通好,不会直接任教孩子的班级。孩子学习书法也另外拜师,而不是自己教。他们跟孩子之间就只是单纯的父母亲与子女的关系,关爱、扶持、鼓励和疏解压力,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言行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的身教,孩子反而能自如地处理好与老师、同学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良性的互补和互动,孩子能自在、自如的学习,自然就成长得很好。

在父母眼里:孩子是最棒的

并不是所有老师都明白易子而教的道理,更何况普通的家长。有个年轻家长都深有体会的实际情况就是“家长辅导作业”,这可能是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大发明,至少是将学校教育成功引向家庭的伟大创新——老师说学校里一对几十,家里一对一,只有家庭配合效果才好。学校老师布置了作业,要求家长在家里辅导孩子完成,而且往往不是普通的完成,而是要圆满地完成:不能有错、有错需要修改好、家长还要签字(画押),总之孩子要全知全会,否则就是没有完成。想想在多少个炊烟四起的夜晚,有多少扇窗户原本透出了温馨的灯光,而谁知窗户后面书桌前边却是硝烟四起剑拔弩张的对峙场面:孩子无所适从,父(母)亲暴跳如雷。偶尔一两次已经大损亲情,如果成为常态那就更可能亲情殆尽,出现孟子所担心的“责善则离”的有悖初衷的情形便在所难免。如果有些小孩因此怕学、厌学、对父母失望,这岂不就是孟子所谓“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对父母可以撒娇 对老师只能敬畏

人都是学而知之。不管谁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多少都会遇到困难,多少都会碰到挫折,谁都需要鼓励、安抚和宽解,父母在这方面是能够以永远的亲情、以无底线的关爱承担起孩子坚实的后盾的。老师的严厉,配以父母的慈爱,软硬兼施,才能相得益彰。有严无慈,只硬不软,就不能刚柔并济,炼出好钢。

所以,易子而教有他的内在的合理性。虽然现在的私塾式传授已经不再流行,但是,为师和为父互补的教育方式的核心价值,还是值得研究和传承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