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信息是指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类信息通常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通信工具传播,目的是诱使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财务信息,或者直接诱骗受害人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从而实现非法占有受害人的财产。
诈骗信息的主要特点包括:
诈骗行为的最终目的是非法占有受害人的财物。
诈骗者通过编造虚假信息或隐瞒真实情况来欺骗受害人。
诈骗信息通常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通信工具传播。
诈骗者不需要与受害人面对面接触,通过远程手段实施诈骗。
常见的诈骗信息类型包括:
通过发送虚假链接诱导受害人点击,进而窃取个人信息或财务信息。
冒充航空公司、酒店等,发送虚假票务信息,骗取受害人的购票款或保证金。
诱导受害人参与赌博或投注,承诺返现或中奖后返钱,最终骗取钱财。
发布虚假兼职信息,诱使受害人交纳押金或提供个人信息,然后消失不见。
冒充亲戚朋友、公检法、银行等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通过私信发送虚假红包,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或输入个人信息。
冒充快递公司,发送虚假物流信息,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或添加好友。
发送关于ETC账户异常的短信,诱导车主点击链接输入个人信息,窃取账户密码。
发送虚假社保信息,诱导用户点击链接泄露敏感信息。
声称提供低息高额贷款,诱导用户点击链接下载恶意APP,骗取钱财。
防范诈骗信息的建议包括:
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尤其是涉及金钱交易的请求。
遇到涉及个人信息、财务信息或紧急情况的短信或电话,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不要在未经验证的情况下点击短信或邮件中的链接。
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及家人的身份信息、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
一旦发现自己可能成为诈骗的受害者,应立即报警处理。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诈骗信息带来的风险,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金融界2025年7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西门子股份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在移动设备上部署自动化功能的方法及信息处理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20322767A,申请日期为2022年12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公开涉及在移动设备上部署自动化功能的方法及信息处理方法。在自动化系统中将自动化功能部
2025-07-15 11:53:00当AI释放“信息烟雾弹”——超七成受访大学生希望提升研发技术减少“AI幻觉”“AI在文献检索上的效率确实无可替代,能快速聚合相关研究,但当AI撰写新闻稿时,偶尔会对信息进行错误拼接,甚至虚构信息来填补报道空白。”作为新闻传播相关专业学生,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的瞿锐捷对AI的使用始终保持警惕,这种警惕源
2025-07-14 09:03:00近日,金川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全国12315平台接到消费者徐先生投诉,称其在某药店购药时遭遇“积分异常”,经调查发现系店员擅自操作所致。目前,涉事药店因违规使用消费者信息被责令改正并警告。据徐先生反映,他在该药店购药时凭手机号注册会员享受折扣并累积积分,但后续查询发现积分与实际消费金额不符。经追问,店员
2025-07-11 11:11:00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通信方法和相关装置”的专利,公开号CN120281442A,申请日期为2024年01月。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配置多个CRU,
2025-07-09 08:23:002025年7月1日 谣 言 山西晋中榆次遭遇水灾? 科 普 警惕!穿洞洞鞋易引发这些安全隐患详情:夏天,洞洞鞋凭借柔软舒适的特性广受大众青睐,然而,其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增加脚部真菌感染的风险:医生介绍,洞洞鞋吸汗性不如网面鞋、布鞋,透气性比塑料拖鞋弱,高温下长期穿着易产生潮湿环境,增加
2025-07-02 11:32:00南方日报讯 (记者/宾红霞 通讯员/粤市监)6月21日上午,“湾区认证”促消费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活动在广州举行。笔者从现场获悉,截至今年5月,“湾区认证”在工业消费品、农食产品和绿色建材等领域已签发证书153张。“湾区认证”是粤港澳三地认证机构基于粤港澳共通执行标准,以粤港澳大湾区认证联盟的
2025-06-22 08:09:00关于近期组织中国公民集中撤离的通知当前,以伊冲突愈演愈烈,导弹袭击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伤亡人数持续增加,当地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复杂,越来越多的在以外国公民已经和正在紧急撤离,各陆路口岸通关缓慢,境外转机航班情况也日益紧张。6月19日至21日,我馆与驻埃及使馆密切配合,已组织3批有意愿撤离的同胞近300
2025-06-22 03:49:00近日,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了65款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的移动应用(APP),涉及未显著告知隐私政策、未经用户同意向第三方共享数据、未提供有效注销功能等。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对违规应用大规模“点名”。此前的4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已通报13款违规应用,包括外卖、金融、社
2025-06-16 07: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