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项向荣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期一则消息引发热议: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已经有超过50家银行机构宣布,停止无卡存款、无卡取款、扫描取款等各类业务。这一动作被部分用户吐槽为“倒退”,果真如此吗?
无卡存取款业务,曾以其便捷性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允许用户在不携带银行卡的情况下,通过输入账号信息等方式完成存取款操作。无卡业务虽然为客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这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因为验证环节简单,容易被骗子钻空子,他们通过伪造信息、盗用身份等手段,轻松绕过传统的安全验证环节,实施诈骗行为。比如用捡到的手机,就可能通过破解验证码把钱转走。
同时,这也是用户“用脚投票”的结果。无卡存取款业务因为操作繁琐遭嫌弃,它需要登录手机银行→扫码→选账户→输密码……据用户反馈显示,无卡流程复杂,体验远不及移动支付,甚至不如传统插卡操作。
另外一个现实的原因是,现在年轻人钱包里可能连银行卡都没有,直接手机支付走天下,现金交易越来越少。银行维护这些使用率低的ATM功能,实在不划算。数据显示,扫码存取款业务量不到传统方式的十分之一,所以银行关停这类“鸡肋”服务也能理解。
银行调整无卡业务,主要出于响应监管部门反电诈、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等相关要求。数字化是大趋势,但安全更是首要问题,银行得找到安全和便捷的平衡点。当“无卡化”浪潮撞上安全红线与成本压力,银行的抉择更揭示了金融服务的本质:便捷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这场“断腕”式调整,也可能会带动银行其他服务渠道的转型和发展,驱动银行积极探索更加安全、便捷的替代方案,比如通过加强身份验证、引入生物识别技术等手段,在创新与风险间找到新平衡点。部分银行推广“刷脸取款”“指纹验证”等生物识别技术,力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业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无卡业务收缩并非否定数字化的倒退,而是银行转型的阵痛期表现,是前进中的迂回,背后是银行在安全、成本和用户需求之间的权衡。未来,只有那些既能筑牢安全防线、又能精准捕捉用户需求的银行,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平台犯错,凭什么让抢到票的消费者承担后果?”河南郑州大学生杨菲回忆起7月1日晚在某平台抢到周杰伦济南演唱会门票,一小时后却被莫名强制退票的经历,仍感到愤怒。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消费者退票往往需支付票款20%甚至更高的手续费,而平台单方毁约却仅以200元代金券打发消费者。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
2025-07-16 09:30:00当AI释放“信息烟雾弹”——超七成受访大学生希望提升研发技术减少“AI幻觉”“AI在文献检索上的效率确实无可替代,能快速聚合相关研究,但当AI撰写新闻稿时,偶尔会对信息进行错误拼接,甚至虚构信息来填补报道空白。”作为新闻传播相关专业学生,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的瞿锐捷对AI的使用始终保持警惕,这种警惕源
2025-07-14 09:03:007月7日,由省人社厅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的“全省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培训班”在长沙举行。来自全省190名来自各市县区人社、财政条线的创业担保贷款专干参加培训。在省、市就业服务中心具体指导下,湘潭农商银行高效开展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加强创贷政策宣导、强化政银合作联动、加快业务审批时效,不断推动支持就业、创业政策
2025-07-09 20:21:00“特殊需要信托,钱从何处来?谁来管理?如何落地?” “对信托公司来说,这是一个业务还是社会责任,是否担得起这份‘重托’?” “要构建身心残障人士的社会保障机制,在我国,当下尚需要探索政府、家庭和社会分担机制。” 这些观点来自北京信托法学研究会组织的一场法学界学术研讨,关于如何构建特殊需要信托制度,坐
2025-07-04 11:12:00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金融工作人民性的集中体现,更是维护金融安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银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深度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探索实践“党建+金融+消保+社区”融合发展新路径。时值今年中国共产党
2025-07-01 17:43:002025年6月29日,蓝海银行迎来开业八周年。经过八年的探索与突破,蓝海银行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路径。稳健合规之路笃定前行:主要监管指标连续六年达标并持续优化,主体信用评级连续多年维持AA+级;普惠金融之路持续发力:深耕数字金融,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捷度,服务有效客户数突破2400
2025-06-30 11:22:00石家庄首次推出出入境暑期晚间延时服务周二延至20时 暑期办证正当时6月17日18时35分,太阳西斜,忙了一天的人们大都下班了,此时,石家庄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智慧大厅里工作还在继续。石家庄市民刘女士拉着刚放学的儿子小宇,匆匆进了门。“听朋友说今天晚上能办业务,一下班就赶紧带着孩子过来了。”刘女士说,暑
2025-06-30 08:10:00在银行消费贷利率不得低于3%的红线要求之下,以价格为导向的消费贷竞争看似偃旗息鼓,实则在基层员工层面暗潮汹涌。6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社交平台上“同城银行人互换消费贷任务”的喊话此起彼伏,从股份制银行到城农商行的个贷经理、柜员们,正通过互相引导客户扫码测额的方式完成考核指标,甚至出现自掏腰
2025-06-29 2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