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苦难历史的见证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多样的教育形式,让红色精神在当代焕发生机,成为传承革命传统的重要场所。
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位于江源区大石人镇光环村,始建于1963年,占地总面积50万平方米,内含纪念馆、纪念碑及7处遗址点。这里是东北沦陷14年里,对中国劳工奴役最为深重、死亡劳工最为集中的例证之一,是揭露日本侵略者“以战养战”罪行的重要罪证。走进罹难矿工纪念馆展厅,珍贵的档案资料、鲜活的场景演绎,无声诉说着矿工的悲切呐喊,铭刻着曾经的苦难与血泪,沉浸式的展示引领参观群众感悟劳苦矿工反抗侵略者的英勇斗争。“来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让我不仅对罹难矿工在被掠夺和压迫下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在矿工与侵略者的顽强斗争中备受震撼,奋勇反抗的拼搏精神也将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激励着我们,奋勇拼搏、珍爱和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靖宇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总支专职副书记项雅芯说。
石人血泪山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也见证了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矿工的抗争史。近年来,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馆年均接待参观游客8万余人次。为用活红色资源,纪念馆通过“红色+研学”“红色+宣讲”等形式,走进军营、机关、学校、社区、乡村,开展“缅怀英烈筑忠魂,传承红色树新风”等活动,服务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培养爱国情操。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馆馆长李明珅表示:“我们将继续用活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以‘研学+’‘旅游+’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范围,教育引导更多群众了解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记者:董泊兰 薛娇
来源:白山发布APP
编辑:孙 晨
初审:曹 阳
复审:李慧龙
终审:薛晓冬
从苦难历史的见证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多样的教育形式,让红色精神在当代焕发生机,成为传承革命传统的重要场所。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位于江源区大石人镇光环村,始建于1963年,占地总面积50万平方米,内含纪念
2025-07-08 09:37:00地处广州传统中轴线上的华安楼,屹立珠江边近90年。从诞生之日起,这栋造型典雅、气宇轩昂的名师之作,已经是沿岸的地标建筑。“市人见之,莫不知为华安楼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安楼成为广州电力生产调度、营业、电表修试、科研和管理场所,亲历了广州电网形成、扩展到广东省网主网逐步形成的历史,被誉为“广州
2025-06-23 22:17:00在新时代的阳光沐浴下,遵义市老城小学以其独特的方式绽放着文明之花。最近,凭借坚实的文明校园建设基础,学校荣获了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这一成就背后,凝聚着许多让文明之花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的智慧。近年来,学校“静待花开”,将“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致力于
2025-06-09 10:48:00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通讯员 易荣波 李怡5月29日,“大别山上红旗飘”武汉6所高校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邀请赛在孝感市大悟县举行。来自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汉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武汉文理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共200余名国旗护卫队师生,以护卫国旗之名,传承革命之志,共同感受革命先烈用热血铸
2025-05-30 15:04:00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信息快速传播,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它从单纯的历史文化守护者,转变为积极参与社会建构的重要力量。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天眼新闻文化
2025-05-18 09:45:002025年5月13日,银行板块A股市值达到99746亿元,创出历史新高。其中,工商银行A股总市值19492.96亿元居首,农业银行A股总市值17973.45亿元位居次席,中国银行A股总市值11950.40位居第三位。今天早盘,银行板块继续上冲。截至11点04分左右,银行板块A股总市值突破10万亿元大
2025-05-14 11:23:00原标题:离村40多年后,他在新建村里“建新村”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吴剑锋清晨,阳光穿过薄雾,地处半山腰的新建村在群山环抱中苏醒。69岁的村支书赖文达走上田垄,此刻微风拂面,林地和茶园随山势起伏,漫山青翠昭示着一年的好光景。位于福建漳州平和的新建村,平均海拔820米,世代生活于此的村民,睁眼就能望见闽南
2025-05-13 18:21:00冀时客户端报道 "五一"假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在我省各地红色景区,游客们参访革命遗址、聆听红色故事,在重温红色记忆中感受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五一"假期,革命圣地西柏坡迎来参观热潮,许多游客专程从外地赶来,聆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前进力量。青海游客:我
2025-05-07 13: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