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岳山造林人文颂武:半生林海情 一纸水墨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19:06:00    

在怀集岳山的莽莽林海中,文颂武的人生轨迹与林业发展、艺术创作深深交织。这位1958年出生的文艺人,16岁投身岳山造林大会战,从知青到森工站技术员,再到用画笔记录时代的画家,他以锄头拓荒青春,以罗盘丈量山林,最终以色彩定格林业变迁。

四十余载岁月里,他亲历了从“伐木取材”到“护绿造林”的时代转型,更将怀集的山林记忆、绥江风情融入数十幅美术作品,让那段与林海相拥的岁月在水墨中获得永恒。

岳山拓荒:青春在林海扎根

1974年冬,年仅16岁的文颂武,高中毕业离开怀集一中校园,带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理想,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坳仔镇石村坑林场插队,继而投身岳山造林大会战,就此与林业、美术结下不解之缘。

文颂武(左二)正在回忆当年参加岳山造连大会战和林业工作的经历。 受访者供图

记忆里的岳山之行充满艰辛:从林场步行两小时到圩镇,与30多名青年民兵挤上解放牌运木车,在80多公里尘土飞扬的崎岖山路上颠簸至黄昏,才抵达岳山脚下。迎接他们的是用树条支撑、芒杆稻草覆盖的“人”字形厂棚——雨天漏雨、寒风刺骨,两排木条拼成的 “排骨床”,中间不到1米的通道,30余人头靠中间、脚伸两侧,在吱呀作响的床板声中入眠。“睡一晚比干一天活还累。”文颂武笑言,这种高低不平的硬板床,成了城市青年体验山林生活的第一道“考题”。

造林民兵正在开挖好的撩壕上种下杉苗。受访者供图

作为岳山造林第二梯队,他接过前期经历劈青、炼山后的造林“接力棒”,每日扛着锄头上山开挖撩壕、种植杉苗。双手磨出的血泡、山间弥漫的泥土气息、晨雾中晃动的树苗,构成了他林业生涯的最初图景。这段不到两个月的造林经历,看似短暂,却为他埋下了深耕山林的种子。

森工年轮:丈量山林的时代刻度

1975年初,文颂武从岳山回到石村坑林场工作,两年后调任怀集东部重要林区——凤岗森工站,负责木材资源勘测与造林迹地更新规划。彼时的凤岗镇遍布崇山峻岭,森林覆盖率超70%,松杉密布的山场与蜿蜒的绥江水道,构成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怀集林业的缩影。

在凤岗森工站工作的1977至1981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工业化浪潮兴起,山区木材成为建设刚需,造林与采伐的矛盾日益凸显。文颂武负责联系上磴、利民、热水、麻地4个村委会,每月有一半时间骑着自行车下乡,背着罗盘、卷尺穿行山林,对照林业地图估测木材蓄积量,手绘资源分布与更新规划图。有次在勘测上磴村山场时,突遇暴雨,他躲在岩洞里蜷缩至深夜,次日仍坚持完成数据记录——这些浸着汗水与雨水的图纸,后来成为林业部门制定采伐与造林计划的重要依据。

森林资源勘测队正在山林里作勘测作业。 受访者供图

他亲历了森工站从“木材收购枢纽”到“资源保护者”的转型:随着生态保护力度加大,绥江水运被公路运输取代,木材采伐量锐减,森工站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前扛着斧头丈量山林,后来捧着树苗规划青绿。”他常说,这段在山林与图纸间穿梭的岁月,让他读懂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层含义。

笔绘林韵:水彩里的林业史诗

离开森工站后,文颂武先后在县印刷厂、深圳电信局工作,但从未放下画笔。他以怀集城乡变迁与林业记忆为素材,创作了数十幅反映山林岁月的美术作品。

水彩画《绥江上的排筏》,1981年4月创作,描绘了当年凤岗森工站堆木场前的绥江河上水运工人驾驶“木排”的场景。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放排工人驾驭木筏顺流而下的场景,筏工腰间的砍刀与岸边新栽的树苗形成对比,暗含“采伐” 与“造林”的时代命题。 受访者供图

根据文颂武回忆,他在凤岗森工站工作期间还创作巨幅画作《凤岗大桥》,曾悬挂于凤岗百货大夏前。作品生动呈现凤岗大桥周边景象:运木汽车在桥上行驶,从绥江上游洽水罗岗洲出发、在大桥下穿行的惊险瞬间,以及大桥左边的凤岗旧圩和右岸正在建设的新圩景象,这幅作品在当年影响深远,在当地上年纪的群众中留下深刻印象。

这些作品中,既有《怀城大桥下通过的轮船》中工业文明与自然水系的碰撞,也有《国泰街前的十一号码头》里木材集散的市井风情。他的水彩画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美展,其中以怀集县城农丰路为题材的水彩画《圩日街头》入围 2019 年国展。

《墟日街头》记录20世纪80年度怀集县城农丰路的小景。该作品名入选2019年全国水彩画美术作品展。 受访者供图

怀集县城国泰街边旧船厂十一号码头的景象。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绥江河上帆船运输的历史。 受访者供图

《纺纱》入选全国水彩画作品展和广东省水彩画作品展。 受访者供图

岁月回响:从知青画师到时代注脚

退休后的文颂武常回到怀集,重走岳山的造林路。当年的“排骨床”厂棚早已化为草木,取而代之的是连片的生态公益林,当年栽种的杉树已亭亭如盖。他在笔记本上写道:“我们曾用锄头在山林刻下青春,如今山林用年轮为我们书写历史。”

文颂武先后加入广东省水彩研究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在美术创作的路子上越走越宽。如今,他的画室里挂着一幅未完成的《岳山林海》:以他当年战斗过的岳山为背景,展现林业工作者辛勤耕耘下,残林荒山变为连绵林海的景象。这幅画如同他的人生注脚——从岳山的造林青年到握笔的时代画师,他用双脚丈量过林海的广度,也用画笔拓印了林业变迁的深度,让那段与山林相拥的岁月,在水墨间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撰文:刘亮 唐锦洪 谭上洲 罗建和

【作者】 刘亮;唐锦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