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美国银行发布报告称,若苹果将iPhone生产线迁回美国,其制造成本可能飙升超90%。这一预测是基于中国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一台iPhone所需的700余个精密零部件中,90%依赖中国及亚洲供应商,从OLED屏幕到摄像头传感器的本土化替代成本将激增40%-200%。
美国银行分析师Wamsi Mohan指出,美国劳动力成本高企仅是冰山一角。当前美国制造业工人平均时薪约32美元,是中国工人的6倍以上,且缺乏电子制造领域的熟练劳动力储备。此外,美国本土电子供应链配套率不足15%,关键零部件如韩国三星的OLED屏幕、中国的电池模组等均需从海外进口,而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已使这些组件成本上涨30%-40%。
若强行将整个供应链迁回美国,分析师预计耗时或超5年,且需投入至少2000亿美元重建产业链,这相当于苹果2024年净利润的1.8倍。
目前,iPhone 16 Pro单机成本约为580美元,若将组装环节迁至美国,仅劳动力成本就将增加25%。再加上对等关税政策,将直接导致关键零部件,如屏幕、芯片、电池等,进口成本激增,叠加后总成本或突破850美元。这意味着苹果要么牺牲利润,每部利润缩水45%,要么将顶配机型售价推高至2300美元,涨幅近44%,最终美国消费者将为这些成本买单。
而美国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Dan Ives则更加激进,他表示若强制推行“美国制造”,iPhone售价或飙升至3500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较当前均价上涨250%,这将直接冲击苹果的商业模式。
多年来,苹果努力将产能向印度、越南等第三国转移以规避风险,但现实困境重重。印度工厂良品率比中国低5%-8%,供应链配套率不足30%,且当地政府对中国企业的审查导致立讯精密等核心供应商暂停扩产计划。越南则因美国加征46% 关税丧失成本优势,即便苹果将部分产能转移至越南,其出口至美国的产品仍需缴纳高额关税,导致总成本仅比中国低5%-8%。相比之下,中国凭借保税区政策及全产业链优势,本土组装的iPhone价格仅微涨7%-10%,反成 “避风港”。
市场对iPhone成本上升的担忧早已显现。摩根士丹利预测,若关税持续,苹果每年将损失330亿美元利润,相当于其2025财年营业利润的26%。为应对冲击,苹果已采取紧急措施,3月底通过五架货机从印度抢运iPhone至美国,囤积价值150亿美元的库存以缓冲关税影响。但这一策略仅能维持3-6个月,长期仍需面对供应链重构压力。
美国银行认为,在新关税政策的持续时间明确之前,苹果不太可能轻易将制造业务大规模转移到美国。
近日,正在执勤的中国海警东门舰执法人员在南沙海域发现了一只玳瑁,它不停地用身体撞击舰船船体,似乎有受伤迹象。执法员将它打捞并进行了救助,随后将其放生回大海。
2025-04-13 21:12:00尼古拉斯·科内特是一位生活在阿联酋迪拜的法国摄影师。2016年,他第一次踏上黄山便被眼前的山川美景所吸引。此后九年间,尼古拉斯八次登上黄山,追逐不同光影、季节中的黄山。今年2月,由尼古拉斯策划,25幅黄山黑白风光摄影作品组成的“黄山单色”系列展览在阿联酋第九届Xposure国际摄影节顺利展出。他通过
2025-04-13 16:01:00大家好,来看下热点消息。美方豁免部分商品“对等关税”据新华社消息,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4月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的文件显示,这些产品被排除在政府对贸易伙伴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之外。文件显示,豁免的产品适用于4月5日以后
2025-04-13 13:38:00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完成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目前,秦岭站已具备开展越冬考察保障能力。全体队员直面强风、降雪、低温等极端环境,实现秦岭站既定建设目标,这期间是60多个奋战的日夜。来自设计团队的尹晓斌去年11月14日跟着先遣队提前抵达秦岭站。他告诉记者,刚看到主站区在经历了一个南极的冬天后,
2025-04-13 11:34:00来源:新华社新华社河内4月12日电“能帮我打个电话吗?”越南首都河内一所公寓里,82岁的越南老人陈明月递给记者一张记着手机号码的纸片。电话接通后,对面是身在广西桂林的中国老人卢美念,两位老太太兴奋地用越南语交谈起来。这通跨国电话,连起的是跨越一甲子的友谊。采访中,陈明月老人向记者展示少年时在桂林育才
2025-04-13 09:53:00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习近平主席即将开启2025年首次出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周边谱写新的篇章。应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应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5日至18日对
2025-04-13 08:28:00连日来,美国政府肆意滥用关税手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征收额外所谓“对等关税”,遭到美国国内及国际社会强烈不满,引发金融市场大幅动荡,后暂缓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对等关税”,但仍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保持10%的“基准关税”和对中国125%的高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一再升级,中方先后出台一系列
2025-04-13 08:26:00美国滥施关税给市场造成强烈动荡,也严重损害了自身信誉。尽管华盛顿迫于压力在保留10%所谓基准关税的基础上,对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暂缓90天实施“对等关税”,但有美国媒体总结,从各方反馈来看,都不买美国的账。“特朗普有90天时间达成150项贸易协议,没人买账”,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1日以此为题称
2025-04-13 00: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