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凤阳明中都遗址:一座“爷爷辈”的皇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9:10:00    

大皖新闻讯巍峨的门楼,壮观的历史遗迹。坐落于淮河之畔的中都遗址是明初首座按照京师之制建造的都城,被誉为中国古代完备宫殿的蓝本,被民间称为“爷爷辈”的皇城。大皖新闻跟随“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采访组,一睹这座“国宝”的风采。

4月17日,风和日丽。记者跟随采访组,一探明中都遗址公园的壮丽盛景。据工作人员介绍,明中都始建于1369年洪武二年九月,罢建于1375 年洪武八年四月。历时6年,罢建时已“功将完成”,三重城垣、宫殿、坛庙、中央官署、军事设施等建筑基址,与路网、水系及建城时的窑址、石料厂等工程遗存共同构成了庞大的明中都遗址群。

大皖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历经数百年沧桑岁月的午门由三洞两侧构成,两观翼楼的前后和东西两侧以及基部都是白玉石,须弥座上面镶嵌着雕刻精细的浮雕。这座被誉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集大成者”的明代皇家都城遗址,正以全新姿态,向世人展现着六百年前的磅礴气象。

据介绍,凤阳明中都是明代精心修建的第一个都城,在中国都城规划史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600年前南京明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本”,位于明初三都之首,被民意戏称为“爷爷辈”皇城。1961年,明中都皇故城遗址被列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2月,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 年12 月,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2017年12 月,凤阳明中都皇故城成功获国家文物局授牌,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18年,凤阳县与安徽省考古所、故宫博物院联合成立了“凤阳明中都考古工作站”,开始对明中都遗址进行持续考古。2022年3月,明中都遗址入选“2021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3年,明中都遗址宫殿院落与水系遗存获安徽重大考古新发现。

“明中都遗址是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制度演变的关键环节,其‘三重城垣’‘中轴线对称’等规划理念深刻影响了南京、北京的都城建设。我们有责任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更要让遗址‘活起来’。”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主任郭如亮表示,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明中都遗址的“国保”级文物——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的保护展示工程持续推进,让沉睡的遗址“开口说话”, 让遗址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大皖新闻记者 叶素健 摄影报道

编辑 王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