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沿河:一芽一叶一抹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20:38:00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各地茶园迎来春茶采摘高峰期,茶农们忙碌的身影与漫山翠绿的茶田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走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晓景乡管家村珍稀白茶园,只见千亩茶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400余名采茶工们头戴斗笠分散在茶垄间,指尖轻捻,“咔嗒”一声,一芽一叶的鲜叶便脱离枝头,被带入茶篓。

贵州韵茗春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时高说:“我们的茶山面积共有3000多亩,分布在高寨、管家、暗塘等地,茶园日均用工量100余人。不仅带来'家门口就业'机会,更盘活了土地资源,延伸出除草、施肥、剪枝等季节性岗位,现在是采茶用工季,最多的一天有600余人,2025年预计发放务工费380余万元,带动3.5万至4万人次就近就业。”

“今天上午领了100元,还是不错的,下午加把劲能采4、5斤,一天下来也有200多元。”47岁的田连霞拿着上午的务工费,高兴地说,“来这采茶今年是第三年了,茶厂每天都会派专车到县城接送,中午包餐,山上空气很清新,风景优美,还能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家里人都很支持,每一年都盼望在这个时间,来到这工作。”

目前,该乡已建成了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加工厂房,主要生产品种有安吉白茶、黄金芽、玉白茶、翠峰等,远销上海、浙江、广东等地。

群山、溪流、云雾、空气、光照......独特的湿润气候,让沿河地域的茶叶生长占尽生态先机,孕育出的茶叶富含硒元素。此时,中寨镇志强村“白叶一号”茶园中,新芽嫩绿,长势喜人,采茶工们正忙碌地采摘新芽。

思渠镇杨楠村蒲海霞说,这里是她的娘家,以前山沟里啥都没有,现在种满了茶叶,绿油油的,喜人得紧,年年都要回娘家帮忙采茶,还有额外收入,非常满意。“一天能采4、5斤,一斤有30元,收入达到大家要求了,采得开心咧!”说话之余,蒲海霞双手不停,技术娴熟地“逮”嫩芽。

不一会儿,采茶工们的茶篓便被鲜叶占满,在茶园边的凉亭中,杨胜强正指挥着茶农们排队、捡挑、筛选、称重、登记,逐一验收大家的劳动成果。

杨胜强是中寨镇三会溪村人,2021年底,听说村里“白叶一号”茶园基地可以分块承包后,他便一马当先,从2022开始包租茶园,共32亩。“去年只卖茶青,收入有九万多元,今年开始生产干茶来卖,干茶产量预计有400斤左右,全部卖出去后,收入可以有20万元左右。”

近年来,通过科学化的管理和管护,村里的茶叶质量越来越好,在中寨镇党委政府的推动和帮助下,全镇已建起了6家茶叶加工厂,方便茶企和茶农加工茶青。

“目前每亩优质茶青产量占比可达到50%以上,经济价值还是比较高。预计啊今年干茶产量可以达到5000斤左右。接下来我们将着重在扩展干茶销售渠道和市场上发力,让茶农的利益最大化。”

近年来,沿河将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集中打造了“白叶一号”“沿河千年古茶”等品牌。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15.81万亩,投产茶园14.8万亩,覆盖18个乡镇,拥有6条碾茶生产线。2025年预计实现茶叶产量1.26万吨,产值13.6亿元。一条“生态优先、产业支撑、利益共享”的乡村振兴路径在这里铺展开来,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生态“致富经”。

记者:彭韵霖 何浩然编辑:杨钰苇二审:杨映华值班编委:蒲智总值班:郝从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