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民杨长胜用智能设备打理8000亩麦田
“科学种田,咱得赶趟儿”
本报记者 李 蕊
春风拂过,山东宁津县保店镇前杨西村麦田泛青。
村民杨长胜蹲在地头,掏出手机,点开“宁农云服”小程序,屏幕上跳出施肥方案:每亩40公斤复合肥,氮肥占比31%、钾肥占比5%。
“神了!”老杨划动手机屏幕仔细查看,“手机给麦田‘开方’,比咱老农民还明白。”
跟黄土地打交道30多年,老杨信的是“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啥时候追肥?用啥肥?全凭经验。”老杨感慨,靠感觉估摸着施肥,有时也会拿不准,“前几年春灌,尿素撒多了,麦苗不结穗,心里那叫一个急啊。”
转机来得巧。2021年,县里发展智慧农业,派出技术员下乡,向村民推广“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老杨摆弄了半辈子锄头,起初一听,还直撇嘴:“净整花里胡哨的,种地要能靠手机,骡子都能上树哩!”
然而,隔壁赵书勇家的变化,让老杨坐不住了。打眼一望,人家麦子蹿得齐整,青汪汪一片惹人馋。“老杨,信我一回!”赵书勇拿出手机比划,“手机就是新农机,比咱老辈人看天摸地准多了。我这亩产从500公斤蹿到了650公斤。”
老杨心动了。保店镇办的智慧农业培训班,他报了名。刚开始上课,老杨有点不适应,手指头笨拙地在屏幕上点来点去。
“您就把这当‘新锄头’,点这里,土壤墒情就出来了。”授课老师手把手教,老杨很快出师了。
“可真到地里实操,还是不熟练,无人机撞来撞去,自带的3万元保险额度很快见了底。”老杨不气馁,虚心请教授课老师,钻研维修技术,田间地头成了他的第二课堂。
渐渐地,老杨操作智能设备已是游刃有余,8000亩麦田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新农机,有啥不一样?
产前,通过卫星、传感器和平台数据,为土壤的地力、肥力做“全面体检”时,发现3号麦田“吃偏饭”——土壤氮含量才1.2克/千克,平台结合小麦生长模型开出方子,老杨按方“抓药”。每亩施了30公斤尿素,叶片由黄转绿,植株高度比周边地块高出一拃。“这‘千里眼’,着实厉害。”老杨叹服。
眼下,正是春管关键期。老杨的智能手机成了“田管家”。“平台像医生把脉,能监测苗情、病虫害,还能预估产量。”老杨轻触屏幕,“你瞅,智能灌溉更是抠着算,每亩每次用水量都能控制在40立方米左右,不多不少刚刚好。”
图为杨长胜展示手机上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张小弟摄(人民视觉)
过去,侍弄庄稼,靠天吃饭,凭的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经验;如今,“云”上种田,使的是绣花功夫——变量追肥、靶向施药、定时除害……水肥药量精算到每株麦穗头上,缺啥补啥、精细管理。
去年秋收,老杨管理的8000亩麦田迎来大丰收。平台通过卫星遥感掌握全县收割进度,及时调配农机抢收。“那场面,热闹着嘞。”老杨说。
“2023年,亩产还只有550公斤,去年‘蹦’到620公斤。”老杨算了一笔账,“比起以前,种地更轻松了,产量还更高了。”
老杨是乡亲们眼中的“数字种田红人”,谁家设备“闹脾气”、谁对智能操作犯嘀咕,总是先想到:“找老杨帮忙瞅瞅去。”
借助智慧平台,当下,宁津县73万亩麦田春管正有序展开,放眼田野间,传感器像哨兵伫立田间。
“科学种田,咱得赶趟儿。”微风裹着泥土香,老杨蹲下身,指尖拂过青青麦苗,兜里手机振动,“又该给3号田‘开方’喽!”
【编辑点评】
杨长胜从“老把式”向“数字农人”的蜕变,折射出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卫星遥感、无人机巡田、传感器监测、大数据分析……智慧系统成为农民的科学决策工具,精准指导施肥、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等生产全环节,节水节肥,稳产增产。田间的科技创新,正推动农业从“体力活”转向“技术活”。未来,要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下沉,让更多农民拥抱智慧农业,以“数字犁铧”深耕田野沃土。
《人民日报》(2025年4月7日 2版)
营运车辆超员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乘车人员“超”一个,交通安全“降”一格,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仍有个别驾驶人抱着侥幸心理,将乘客安全置之不顾!4月6日10时50分,清明节返程期间,姜某某持C1型机动车驾驶证驾驶贵C7***2号小型普通客车(核载9人,实载13人),在播州区乐山镇新土路段
2025-04-09 10:54:00来源:人民日报这是一篇特殊的“编者的话”,源自阅读读者来稿后的感动,写给青年朋友,也写给关心青年的人们。日前,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和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依托“中国道路中国梦”栏目共同发起“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征稿。在纷来的稿件中,我们读出一段段别样的青春、一段段火热的人生。那些以奋斗为笔墨书写的文字
2025-04-09 10:43:00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通讯员 竺佳怡 翁利鹏摄影记者 肖颢4月份即将迎来世界读书日。在广大的读者群体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是盲人。盲人是怎样阅读的?盲文图书是什么样子的?盲人读者在阅读中收获了什么?4月8日,在武汉硚口区一住宅楼,极目新闻记者进入了37岁盲人青年高博的阅读世界。高博在摸读从湖北省图书馆借来
2025-04-09 09:09:00■记者 高乐 巍巍秦岭,悠悠祖脉。葱郁的森林覆盖着绵延的山脉,这里是大熊猫和羚牛栖息的家园;清澈的溪流蜿蜒流淌在沟峁间,成为朱鹮和白鹭生存的“港湾”;湛蓝的天空飘浮着悠悠白云,成为三秦大地上一道美丽风景。背依青山,坐落在秦岭北麓的西安市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是西安市守护秦岭生态屏障的数字化总基地。这里
2025-04-09 08:47:00王 珂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用诚信和品质打动消费者,直播带货才能更好释放其应有价值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商模式,发展势头迅猛,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体验,也为扩大消费注入新活力。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市场监管总
2025-04-09 08:14:00明日市场有望被这个板块带动全面上涨,如果你此时拿着最近大幅下跌的方向,4月8日,和讯投顾颜胜分析认为,因为随着农业全线大涨,宏辉、美农、北大等核心标的纷纷涨停,而指数也是全天红盘震荡,同时今日大资金流入最多的也是农业板块,这也就意味着农业是带领指数反弹的领涨先锋,因此明日指数能否继续走强,农业的走势
2025-04-08 19:33:00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胡璐)农业农村部日前部署开展2025年“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关键时点、重要环节,集中力量严厉打击坑农害农、危害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据了解,今年执法行动主要包括农资质量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动植物检疫执法、畜禽屠宰执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执法等
2025-04-08 08:54:00河南日报社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黄红立 通讯员 高月3月28日,洛阳率先美丽上线:牡丹花开,满城繁华。游客的基本攻略是“洛阳城里赏牡丹,樱桃沟里品樱桃”。洛阳牡丹自不必说,新安樱桃沟名头也不小,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武则天曾品尝过那里的樱桃,1400多年历史的古樱桃树,如今仍然根深叶茂,这里有千年樱桃树
2025-04-08 08: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