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新增“保质期到期日”和“消费保存期”两项标准。
增加这两项标准将对消费者产生哪些影响?食品过期一两天还能吃吗?在保质期内食品就一定安全吗?
保质期的说法从何而来?
面对家里刚过保质期的未拆封食品,许多人都有“过期扔了可惜,不扔怕吃出病”的困扰。然而,啥叫保质期?保质期意味着什么、是不是衡量变质的“金标准”?
首先看结论:保质期不等同于食品的最后期限。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范教授解释,设定食品保质期:
一方面是提醒销售方和消费者注意,在食品储存时间超过保质期之后,可能存在品质下降、劣变甚至腐败的风险。
另一方面可以用来界定各方的食品安全责任。如果食品在设定的保质期限内食用而出现品质和安全问题,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需要为此承担责任。一旦过了保质期,则食品不能合法销售。
绝大多数预包装食品需要标注保质期,由厂家在保质实验的基础上并依照行业惯例自行确定。所谓预包装食品,即预先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新鲜蔬菜、水果、肉类、鱼类、蛋类等生鲜农产品不属于预包装食品。散装粮食等散装食品,以及餐馆食物、街边小吃、现包饺子等现制现售食品,也不属于预包装食品,并未强制标注保质期。这些食物的保存时间需要按生活经验自行判断,其中餐饮食物在购买后最好立即食用,否则要及时冷冻保存。
新标准有哪些新变化?
国家新发布《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对食品标签标识进行了“升级”,主要变化为:
1.将保质期调整为“保质期到期日”。大家可通过这项标注,直接了解食品什么时候到期,不用再通过生产日期结合保质期推算。
2.规范了保质期标注格式。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清晰标示,信息展示更为直观。
3.为减少食品浪费,新标准鼓励标示“消费保存期”。如果消费者购买食品后没有在保质期内吃完,可以选择在“消费保存期”内继续食用,前提是按照标签标示的贮存条件来存放食品。
这些关于保质期的误区
你中招了吗?
误区1:所有食品都必须有保质期
食物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增殖造成的,而食品出现“哈喇味”“老油味”“蒿味”等劣变表现则与脂肪氧化有关。如果不存在这两个问题,食品就可以长期存放。
白酒、盐、糖、蜂蜜等食品由于酒精、盐、糖含量很高,天然具有抑菌能力,而且不存在脂肪氧化问题,故可以存放多年,无需标注保质期。
误区2:保质期越长,防腐剂越多
食品的保质期与食品自身特性、生产工艺和储存条件有关。传统的干燥(去除水分)、盐渍、糖渍、低温等方法都是实现长期保存食品的方法。
比如,古代即已发现,肉干、鱼干、菜干、水果干等干制食品,以及含盐量足够高的咸鱼、咸肉、酱菜、腐乳等食物,都可以长时间室温存放一年以上而不腐败,不需要添加防腐剂。
通过高温灭菌和无菌灌装的技术,把包装内部的微生物全部杀灭,同时保证包装外部的微生物无法进入,也可以大幅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罐头、软罐头等产品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生产出来的。
此外,低温速冻、并在-18℃以下的冷冻条件下储藏,也可以防止微生物的增殖和产毒,将食品的保质期延长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误区3:超过保质期就得扔
一般来说,食品厂商设定的保质期都有一定富余量。特别是对货架期较长的食品来说,过了包装标注的“保质期”,却并未发生腐败变质,是一种常见情况。如果轻易丢弃,则会造成严重的食品浪费。这时能否食用,需要消费者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若风味、颜色、口味等未发生变化,仍然可以安全食用。
比如,某种罐头的保质期是两年,在家里放过期了两个月。从外观看,罐壳没有胀起来,打开之后闻一下没有异味,尝一口味道口感也没有变化,那就可以吃。虽然随着时间推移,维生素含量会减少,风味不如刚生产出来的时候,但食用它也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再举个例子,家里买来的大米、小米、豆子等,放了一年多之后,没有受潮、发霉、生虫,此时继续食用并没有安全风险,只是香气不如当年新产的粮食,口感价值有所下降。
误区4:只要在保质期内就一定安全
很多人只看保质期,却不注意保质条件。比如一种注明需要在2~6℃冷藏的巴氏奶产品,如果未按照冷藏条件存放,在室温下放了一天甚至几小时,就可能导致提前变质。
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留意食品包装上的保存条件,如“冷藏保存”“阴凉处存放”“避免受潮”等。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不允许再使用“零添加”等用语
此外,经过杀菌、灭菌处理后密封的食品,其保质期标示仅能保证开封之前的储藏时间。在开封后,食品接触了空气中的微生物,并不能继续在室温下长期保存。例如,番茄酱、黄豆酱、香菇酱等调味酱料的包装上,往往会有“开封后请冷藏保存”字样。
原标题:食物刚过保质期还能吃吗?很多人都误解了这4点
三伏天,作为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对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三伏天到底有多重要,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三伏天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早见于《史记》。古人通过观察天象,发现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进入“三伏”阶段,也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
2025-07-11 18:10:00【来源:长沙市市监局_工作动态】高温天气、热浪来袭,不仅人容易中暑,特种设备与食品安全也面临高温“中暑”风险。近日,宁乡市市场监管局深入长沙方特东方神话景区开展“预警式”服务,切实筑牢景区安全防线。全方位排查特种设备,严守安全底线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领域,监管人员对景区内大型游乐设施开展了“地毯式”安
2025-07-10 20:38:00【来源:六盘水市人民政府_今日凉都】近日,钟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共同开展2025年“六马”期间食品餐饮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全力筑牢赛事期间食品安全防线,切实维护参赛选手及市民游客饮食安全。此次专项检查聚焦食品原料采购、加工流程、餐具消毒、留样管理等关键环节。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仔
2025-07-07 15:18:00今年以来,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行动,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为发挥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市场监管部门选取了5起典型案件予以公布。□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云青 通讯员 苏晓晖案例一:南安市某水果
2025-06-25 10:52:006月24日—25日是北京中考时间。中考就像一场航行,知识是船,而健康的身体和心态是保驾护航的关键!为了让孩子们都能以最佳的状态奔赴考场,健康北京为您带来“健康装备包”!吃好是燃料睡好是充电心态好是风帆愿孩子们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吃好!保证能量供给|吃得安全注意饮食卫生,家长在处理食物时要生熟分开,煮熟煮
2025-06-23 20:36:00本报讯 (袁筱玄 毛延锋 记者徐东周)市场监管总局最近公布首批具备商品过度包装检验检测能力的机构名单,河北省食检院、河北省质检院、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入选。据悉,获得此次检测资质的机构均需具备《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检测能力。河北省食检院作为该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主
2025-06-16 12:38:00《河南日报》(2025年06月15日 第 01 版)本报讯(记者 李宗宽 通讯员 张晓甫 王涛)港口里,几支船队正在等待装货;码头上,大型车辆不时进出港区。“我刚卸完货就收到了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订单,要运送一船纯碱到安徽芜湖。”6月12日,船主施爱国告诉记者,去年到漯河港后要等一周才会有货
2025-06-15 06:33:00管理形象生活中,有些人在许多方面都很优秀,却忽略了对外表形象的管理。殊不知,颓靡的神态、潦草的形象,会成为一个人的减分项。一个人的形象,是展现自己的第一张名片。在形象上下功夫,会给你的学识、资历和教养点上传神的一笔。打理好形象,并不需要打扮得多么花枝招展,而是要保持衣着整洁、容貌干净。同时,言语温和
2025-06-14 0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