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首页 常识

发生工伤了怎么办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0:33:21    

发生工伤后,应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及时救治和收集证据

工伤发生后,应立即前往医院救治,并注意搜集工伤现场的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视频、目击者证言等。

申请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提出申请,工伤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1年内提出申请。

申请工伤认定时,需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书、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等。

工伤医疗和康复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治疗工伤应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紧急情况时可先到就近医疗机构急救。工伤康复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出。

劳动能力鉴定

伤情相对稳定后,若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可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内容包括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根据伤残鉴定等级,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赔付。若用人单位拒不赔付,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不服可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或诉讼裁判生效后,可申请强制执行。

协商赔偿

拿到工伤认定决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后,可以与单位协商赔偿。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生活护理费等。若协商无果,可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途径

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出具事故报告及申请工伤认定,职工本人或亲属可向属地参保或企业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通过以上步骤,确保工伤职工能够及时获得救治和相应的赔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