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许多人的朋友圈被“村游记”占领。
茶园里,山野间、水库旁、小巷中……乡村“长”满了打扮时尚的“打卡者”,乡村公路上满是骑行的年轻人,民宿院落里笑声此起彼伏,“村咖”店的咖啡机“根本停不下来”……
为什么“村游”在年轻人的圈子里火了?
从快节奏的生活中“逃离”,短暂当几天“精神村民”,未尝不是都市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智慧。这几年,“公园20分钟效应”成为“打工人”的精神氧吧,菜市场被重新定义为“治愈空间”,徒步、登山成为休息日的“解压阀”,年轻人早已跳脱出传统旅游的框架,转而追求更解压的精神栖息地。清明三天小长假,去寻找“诗和远方”有点局促,轰轰烈烈的“特种兵式”旅游有点疲惫,离工作地不远处的乡村“微度假”则恰恰好。来到完全不同的环境,看看山水田园的风光,尝尝乡村特色“土菜”,试试田间播种或采摘,或者仅仅是放放空、发发呆,都能感受到独特的松弛和惬意。
都市青年选择“村游”,更像是对于“时尚感”的新追求。乡村的时尚感从何而来?也许是“李子柒”等一批博主“火出圈”的东方美学,构建起都市青年对于“归园田居”的集体想象;也许是《向往的生活》《种地吧》等一批广受欢迎的“乡村慢综艺”,让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的酸甜苦辣深深感染着屏幕前的受众,让更多年轻人沉浸式体验乡土中国的风情和乡村发展的生机;也许是各类社交平台的话题传播,让“村晚”“村超”“村BA”频上热搜,许多鲜为人知的“宝藏村庄”成了“网红”,收藏、点赞的流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客流量。
政策给力,乡村争气,乡村更年轻、更方便、更好玩了。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更健全,公共服务更到位,村庄的“颜值”“品质”不断提升;在要素保障、财政支持、金融信贷等政策支持下,不少有能力、有知识的年轻人奔赴乡村,发展起研学、民宿、文创等各类业态;江苏征集推出了56条“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春季精品线路”,为广大游客做了最强“村游攻略”……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正转化为可感知的“村游”体验。
数字为证:2025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为7.07亿,同比增长8.9%。年轻人“用脚投票”选择“村游”,小长假也成了检验乡村发展的一扇窗。透过这扇窗,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乡村很火也很美,但在乡村大“火”的同时,也要看到,“村游”仍然存在一些短板。比如一些乡村休闲农业项目雷同,缺乏现代营销观念,市场定位不够明确,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足,过度开发导致环境受损,旅游服务质量有待专业化和规范化等。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方向性指导。文件提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期待未来,更多乡村因地制宜找到发展“村游”的最优解,成为年轻人心中持续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李璞)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以改革更好促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若干措施》,围绕健全县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县域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以及强化组织保障提出28条改革措施,并逐项明确了牵头责任单位,
2025-05-21 08:41:00今年5月10日起,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结婚领证不再需要双方户口本,凭借身份证就能实现“全国通办”。这一重要改革直击大量人口流动带来的异地登记需求。除了满足年轻人的登记需求,不少城市、景区还把“甜蜜地标”进一步升级,将目光投向游客,盯上了“婚登+文旅”的新赛道。成都市民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2025-05-21 00:42:00我写了一首五绝《题龙马湖》,诗写得如何?我一时拿不定主意。又不想寄出去麻烦诗刊诗报编辑,也不想与诗友讨论,担心诗友只会说“君美甚”。想来想去,突然想到AI。但与AI论诗,人机对话会不会枯燥?会不会不在一个层面?会不会因为AI没有情感,没有人性,没有温度,话不投机而尴尬,而恼羞,而毫无趣味?我决定与A
2025-05-19 10:14:00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8日讯 5月15日,“沂蒙精神代代传” 丹青绘沂蒙暨山东省美术家协会“深扎”采风活动在临沂启动。来自陕西、江西、山东等地的50余位知名画家齐聚临沂,开启了为期五天的创作采风活动。在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等多处红色地标后,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著名山水画画
2025-05-18 10:20:00原标题:离村40多年后,他在新建村里“建新村”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吴剑锋清晨,阳光穿过薄雾,地处半山腰的新建村在群山环抱中苏醒。69岁的村支书赖文达走上田垄,此刻微风拂面,林地和茶园随山势起伏,漫山青翠昭示着一年的好光景。位于福建漳州平和的新建村,平均海拔820米,世代生活于此的村民,睁眼就能望见闽南
2025-05-13 18:21:00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作为乡土人才振兴的关键支点,既要传承传统乡贤“化民成俗”的精神品格,更肩负着破解城乡教育鸿沟、激活乡村文化基因、培育乡村新质生产力的三重使命。然而,“乡土文化认同缺失导致难以融入乡村、育人智慧不足引发知行脱节、数字化转型滞后带来教育能级断层”等问
2025-05-13 07:10:00“供”,精准对接“需”都知道网购商品有“先试后买”“七天无理由退货”,你知道入住养老院也有先体验后选择的七天免费“试住”吗?四月初,86岁的刘奶奶走进烟台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开启了7天的试住,“如果住好了,我就不走了。”这是山东省提振养老消费的创新举措:4月份,全省养老行业推出“百家养老机构试住周”
2025-05-12 14:11:00近日,由天津市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协会、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少儿武艺展演暨武术非遗传承人交流大会”成功举办。来自京津冀的100多名5-17岁的少年儿童参加了个人、集体长拳类、器械类的角逐和才艺展演,艺术与武术的融合,让孩子们展示了“文武双全”的精神风貌。赛场上,小“武侠”
2025-05-10 18: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