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快到了,身边不少老人都在手机里刷到了同样的消息:“过了70岁,不要去扫墓”。一怕路途奔波,伤身体;二怕触景生情,伤心。道理没错,但是每天坚持暴走一万步的上海老爷叔,听了可能会不开心。他正打算带上老伴生前最爱吃的豆沙青团,去墓园陪她聊聊天,却被这类“禁忌指南”搅出了大大的问号:过了70岁,还能不能去扫墓?
上海的墓园,大都不在偏远崎岖的地方,提前备好轻便折叠凳,规划好自驾路线,清明祭扫可以变成全家踏青休闲游。至于情感波动,也许会在墓前伤心落泪,但这本来就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真正应该警惕的,不是家庭集体追思的温情,而是老人独对遗照的冷清。
同样“广为流传”的消息,还有“小孩不要去扫墓”,有3岁、6岁、12岁等各种版本。怕他们不懂事,喧哗嬉笑,对先人不敬。却忘了,其实这是一次很好的生命教育。踩过青苔石碑时问“太奶奶长什么样”,远比机械地背诵“清明时节雨纷纷”更鲜活。
图片来源:东方IC
与其担心孩子打闹失礼,不如赋予清明之旅更多意义——带他用柳枝编个环,摘几朵沾着晨露的野花,陪他画一棵“家族树”,再讲讲太爷爷年轻时爬过的山、走过的路……很多墓园禁止明火,春风不再卷起纸灰,对先人的思念和缅怀,可以随着父母的故事飘到孩子心里。
清明,像一扇透光的窗,有人看见禁忌的阴影,有人看见家庭的温馨。很欣赏一位上海阿婆,她每年清明去永康路买一束白玉兰,放到老伴墓前。她说:“老头子从前经常给我别在旗袍上,现在换我给他别。”轻轻巧巧几枝花,比千言万语更浪漫。
当老人弯着腰轻声呼唤老伴的小名,当孩子蹲下身认真擦拭碑上的泥痕,那一刻的仪式感,会超越禁忌,成为生生不息的亲情注脚。
作者:曹刚
编辑:施雨
编审:潘高峰
“名侦探柯南·永远的一瞬”主题快闪、航海王——大航海时代亚洲巡回展、文豪野犬快闪全国首站……暑期伊始,上海已被各式各样的IP活动点燃,一股跨次元的消费浪潮席卷线下商圈。7月4日,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在上海启动。记者从近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面向年轻次元客群,今年上海首创“上海之
2025-07-04 09:35:002025年7月1日 谣 言 山西晋中榆次遭遇水灾? 科 普 警惕!穿洞洞鞋易引发这些安全隐患详情:夏天,洞洞鞋凭借柔软舒适的特性广受大众青睐,然而,其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增加脚部真菌感染的风险:医生介绍,洞洞鞋吸汗性不如网面鞋、布鞋,透气性比塑料拖鞋弱,高温下长期穿着易产生潮湿环境,增加
2025-07-02 11:32:00收获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蒋欣坦言,她不喜欢“母职惩罚”,“每位母亲都是美的,都要先爱自己。”希望自己有一天,像宋莹一样幸福。
2025-06-28 07:15:00LABUBU有多火?这两天网上流传长沙街头一位环卫大爷将捡到的酷似LABUBU的玩具随手挂在吸粪车尾结果被不少人“盯上”一位女士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向大爷“收购”却得知在一天前已经被另一位年轻人以99元“捡漏”买走这件事情到底是真实发生还是博眼球的演绎暂且打个问号但接下来这件事确确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
2025-06-20 19:47:00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已减弱为热带低压8时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预计减弱后的低压将以每小时4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不过虽然台风“蝴蝶”经历了两次登陆但登陆后并不意味着影响的减弱相反“蝴蝶”的后劲儿十足影响可能更大未来三天,华南、江南累计雨量大,且多短时强降雨,致灾风险高,部分地区
2025-06-15 15:38:00上海中心气象台2025年06月15日09时30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半夜以前本市大部地区将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请注意防范。来源:上海发布编辑:小w
2025-06-15 09:54:00来源:上海法治报 6月13日上海航空FM9449航班飞行过程中有旅客携带的充电宝冒烟该航班机组人员迅速介入处置旅客使用矿泉水接力协助扑救旅客王先生说,当时飞机即将降落,有旅客使用充电宝充电,机舱内突然有烟雾弥漫,机组人员和旅客合力进行处置,机舱广播也提醒旅客保持安静,火灭之后不到20分钟,飞机就降落
2025-06-14 18:48:00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翀 通讯员 崔永兴 王世琪 孟庆虎6月8日,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沪渝蓉高铁V标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主通航孔桥首吊钢梁顺利架设完成。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主通航孔桥为双塔双索面钢桁结合梁斜拉桥,主跨400米,孔跨布置总长992米。主通航孔钢桁梁共81个节点、80个节间,包含不同类型的节间分布及
2025-06-10 1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