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过了70岁,能去扫墓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4:55:00    

清明节快到了,身边不少老人都在手机里刷到了同样的消息:“过了70岁,不要去扫墓”。一怕路途奔波,伤身体;二怕触景生情,伤心。道理没错,但是每天坚持暴走一万步的上海老爷叔,听了可能会不开心。他正打算带上老伴生前最爱吃的豆沙青团,去墓园陪她聊聊天,却被这类“禁忌指南”搅出了大大的问号:过了70岁,还能不能去扫墓?

上海的墓园,大都不在偏远崎岖的地方,提前备好轻便折叠凳,规划好自驾路线,清明祭扫可以变成全家踏青休闲游。至于情感波动,也许会在墓前伤心落泪,但这本来就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真正应该警惕的,不是家庭集体追思的温情,而是老人独对遗照的冷清。

同样“广为流传”的消息,还有“小孩不要去扫墓”,有3岁、6岁、12岁等各种版本。怕他们不懂事,喧哗嬉笑,对先人不敬。却忘了,其实这是一次很好的生命教育。踩过青苔石碑时问“太奶奶长什么样”,远比机械地背诵“清明时节雨纷纷”更鲜活。

图片来源:东方IC

与其担心孩子打闹失礼,不如赋予清明之旅更多意义——带他用柳枝编个环,摘几朵沾着晨露的野花,陪他画一棵“家族树”,再讲讲太爷爷年轻时爬过的山、走过的路……很多墓园禁止明火,春风不再卷起纸灰,对先人的思念和缅怀,可以随着父母的故事飘到孩子心里。

清明,像一扇透光的窗,有人看见禁忌的阴影,有人看见家庭的温馨。很欣赏一位上海阿婆,她每年清明去永康路买一束白玉兰,放到老伴墓前。她说:“老头子从前经常给我别在旗袍上,现在换我给他别。”轻轻巧巧几枝花,比千言万语更浪漫。

当老人弯着腰轻声呼唤老伴的小名,当孩子蹲下身认真擦拭碑上的泥痕,那一刻的仪式感,会超越禁忌,成为生生不息的亲情注脚。


作者:曹刚

编辑:施雨

编审:潘高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