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你这样大的肚子,是我们主要的目标。”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张文宏委员对记者说,“我们三年行动计划,主要目标是体重减下来,控制住慢性病。”
这番大实话可谓“戳心戳肺”,让不少网友也绷不住了,纷纷表示“我也是针对目标”。
张文宏说的行动计划,指的是国家卫健委牵头十多个部门联合启动的“体重管理年”行动,旨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计划为期3年。
减肥嘛,白天谈、夜里馋,何至于惊动“国家喊话”?其实,减肥还真非小事。一方面涉及人数众多,另一方面超重肥胖危害健康,不仅阻碍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还会加剧社会经济和医疗负担,乃至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那么,把体重管理提到国家高度,究竟能解决人们的哪些痛点?
首先,减肥教程试了一个又一个,可身上的肉该长还长的,是不是你?
“轻断食”“碳循环”“8+16”等减肥方法风靡网络,“极速掉秤”“10天瘦7斤”的吸睛标题像是噱头。要知道,不科学的减肥方式不但容易反弹,还可能损伤身体,得不偿失。
别急,国家懂你。这不,手把手教你科学减重的权威教程来了——
国家卫健委发布《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附录中的减肥餐示例食谱不仅标明了总能量,还充分照顾到大江南北不同地区居民的胃。东北篇春季食谱有“铁锅炖鱼”“菜包饭”,西北篇则换成了“臊子面”“油泼面”。网友积极开麦表示“我可太需要了”“从明天起坚决执行”。
需注意,“管住嘴”比“迈开腿”更要紧。张文宏说了:“跑几公里都抵不上你那一口又甜又油、高糖的东西。”俗话说的减肥三分靠练、七分靠吃,正是这个道理。
这不,方法有了,道理都懂,可就是难坚持。Flag立了一年又一年,用火锅、烧烤安慰自己“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的,是不是你?
要问体重管理有啥秘诀?无他,惟自律尔。这是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刘璠代表给出的答案。全国两会期间,尽管每天日程满满当当,刘璠依然见缝插针地运动,每天早起,空腹锻炼半个多小时,打卡俯卧撑、举哑铃、快走等项目。
现在,国家出手,媒体发声,医生强调,又萌又专业的减重主题表情包进入微信群聊,奥运冠军成为体重管理的社会宣传员。就这么天天讲,反复说,耳提面命,就不信您的减重大业不可持续。
已经做到合理膳食、规律运动,但减肥效果仍不明显?心存不甘、满头问号无处问药的,是不是你?
别担心,全国各地医疗机构陆续设立的减肥门诊照单全收,为您的体重控制和慢病管理保驾护航,尤其能为BMI超过30甚至35的严重肥胖患者提供专业建议及必要的药物治疗。
体重管理,不能仅靠个人单打独斗,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除了设立门诊,《“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还提出广泛建立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下一步,还要继续推动政府、行业、单位和个人落实好四方责任,持续做好知识宣传,注重防治结合,提供个性化服务。肉眼可见,社会多方主体正在加强协同,将体重管理、慢病防控融入日常生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国家已经出手为大家量身定制减重计划,那就请和身边人互相督促,免去“今晚吃爽再减肥”这道附加手续,赶快行动起来吧!
链接
国家卫健委《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指导原则
1.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根据不同人群的运动强度和身体活动量,合理安排膳食,做到吃动平衡。
2.未病先防,控制超重肥胖:在体重尚未达到肥胖程度时,通过合理膳食和积极运动,预防超重和肥胖。
3.已病防变,严控体重反弹:对于已经肥胖的人群,综合运用膳食、运动、行为疗法等措施,预防体重反弹。
4.减重方案具有高度个性化,需要辨体施膳、因地制宜、因人择食,即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结合当地食物资源和饮食习惯,选择适宜的食品,确保营养均衡。
减重的营养策略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增加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优先选择未精制加工的全谷物,如全麦、糙米、燕麦等,作为主食的一部分。
丰富主食结构:将全谷物与杂豆类、薯类食物搭配食用,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和控制餐后血糖。
2.多吃蔬果、奶类及大豆类食物
保证蔬果摄入:每日蔬菜摄入量不低于500克,其中深色叶菜类应占一半以上;水果的摄入量在200—350克。
摄入足够奶类:每日摄入相当于300-500克液态奶的奶类及奶制品,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
增加大豆类食物:每日适量摄入大豆类食物,如豆腐、豆浆等,补充植物蛋白和异黄酮等营养素的同时,降低脂肪的摄入量。
3.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优选脂肪低的肉类: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虾类食物和去皮的禽肉类食物,同时减少红肉中的肥肉及加工类肉制品的摄入。
4.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减少盐油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油不超过25—30克,使用定量盐勺和油壶辅助控制更佳。
控制动物油摄入:少吃油炸食品和糕点,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控糖限酒:限制添加糖的摄入,尽量不要饮酒,如有饮酒习惯,也应避免过量。
5.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进食夜宵,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充足饮水:每天的饮水量至少应达到1500—1700毫升,以白水为主,少量多次饮用。
6.合理选择零食
选择健康零食:如新鲜水果、坚果、酸奶等,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零食。
注意零食量:控制零食的摄入量,避免影响正餐食欲和整体的营养摄入。
关键数据
超重和肥胖人群在减重时应设定合理的短期减重目标,如每周减重0.5—1千克。只要长期坚持,就能稳定减重。
控制总能量摄入:成年肥胖患者每日每公斤体重的供能标准为20—25千卡,且每日摄入的总能量最低不能少于1200千卡。
增加体力活动:根据个人情况合理选择活动方式,健康的超重人群可以考虑每周累计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加入力量训练。但过度肥胖人群或有慢性病的人群,则应全面评价身体情况,再行制定运动方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魏帼整理撰写)(陈静文)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日,我委关注到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某被举报所引发的相关舆情。我委已成立调查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联合有关方面对事件涉及的肖某、董某及有关机构等进行认真调查核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来源:新华社
2025-05-01 09:01:00美国著名记者、时事评论家和作家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近日在其节目中表示,2025年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时,从多数经济指标来看,美国是全球最强大的主要经济体。他认为彼时的美国经济实现增长,失业率和通胀已降至可控水平。然而,现任政府大幅提高关税的举措,如同一场风暴,将原本的经济秩
2025-04-29 17:29:00夏天快到了,很多人的减肥计划纷纷提上日程。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就是堪称减脂人群“贴心小棉袄”的圣女果。这颗看似普通的红色小果,实则蕴含着令人惊喜的营养价值。那么它的营养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它与普通西红柿的差异难道仅仅是体型上的区别?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低卡高纤的“减肥黄金果”圣女果虽然在食物成分表
2025-04-28 13:29:00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明天(29日)在福建福州开幕。记者从国家数据局了解到,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5.6万平方米的现场体验区从今天(28日)起向公众开放,人工智能和数据元素突出。根据最新日程表,本届峰会设置开幕式、主论坛、20个分论坛,主题涵盖新一代人工智能、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前沿领域。今
2025-04-28 07:34:00新华社快讯:加拿大媒体26日报道,温哥华有人驾车冲撞人群,造成多人死伤。
2025-04-27 13:08:00前不久,“国家喊你减肥”登上热搜,不少网友留言要响应国家号召,将减重提上日程。体重问题受到如此关注,彰显了全民健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肥胖与40多种疾病关系密切。目前我国已有过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同时,肥胖也在危害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预警:若超
2025-04-27 06:19:00当地时间4月25日,央视记者获悉,特朗普政府当日表示,正在恢复数千名最近被突然终止合法身份的美国外国学生的学生签证注册。近期,美国政府取消逾千名国际学生签证或合法身份一事持续发酵。4月18日,超过100名受影响国际学生联合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合法身份并阻止美政府继续实施该政策。特朗普今年
2025-04-26 06:50:00据国家卫健委网站4月23日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题为《实验室泄漏:新冠病毒的真正起源》的文章,与之前美方多次翻炒新冠病毒“武汉实验室泄漏”一样,所谓的“理由”毫无科学依据,所谓的“证据”完全是胡编乱造。发言人指出,美方反复在新冠病毒起源问题上对中国栽赃抹黑,充分暴露
2025-04-23 18:23:00